利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曾颖
[导读]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曾颖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巴铃镇卡子小学   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62399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小学生年龄较小,游戏教学法是符合其年龄与心理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出了相关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综合能力;对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能为其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其中包含着较多的定理和公式,因而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引导其主动参与学习与互动,然后再通过不同的形式培养其综合素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大多对游戏充满着兴趣,因此,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教师积极尝试与实践的方式。将游戏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多项能力得到培养,最终达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倘若小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就会将其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的状态,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形式丰富、趣味十足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倘若教师直接讲解教材知识,可能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模拟购物的情景小游戏,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由两位学生扮演收银员,三位学生扮演顾客,然后在选购商品后进行购物金额的结算。同时教师需要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情景模拟的道具,如商品、钱币、计算器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有参与热情。通过情景模拟中的选购商品、计算金额等过程,学生能够对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有着进一步的了解,这样能够为其学习教材知识做一定的准备。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探索知识的乐趣,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与符号,同时还能与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学习,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利用游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复习巩固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有效的复习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真正变为自身的能力,为学以致用做好准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复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测验、抽查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不仅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同时还可能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天性,适当结合游戏开展巩固知识的活动,使学生既能够收获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高效完成知识的复习。例如,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图形的印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抢椅子”的游戏,先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不同的图形贴在不同的椅子上,然后由教师发出指令,如“三角形”,那么参与游戏的学生就要抢先坐在贴了三角形图片的椅子上,前三个坐下的学生即为胜利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就立即变得有趣起来,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考试与习题,而是能够在愉快的互动中达到对知识的复习。长此以往,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进而推动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利用游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要求,只有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促成更多问题的解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尽早养成正确的合作意识,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拼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发放一些图形拼组的模型,要求学生个人单独完成图形拼组,此时,会有一些学生对此犯难,感到任务无法顺利完成。然后,教师再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了可以一同商量和讨论的队友,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更强的勇气,从自信心方面给予其鼓励,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在通力合作中完成任务,真正发挥集体的力量。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团队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同时,在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工协作等环节,能够有效锻炼其合作能力,积极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优势,为集体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综合素质,促进数学教学的不断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性格养成、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与心理,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有效完成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另一方面也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更多动力。
   参考文献:
[1] 吴字芳.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7(01):26-27.
[2] 庄淑琴. 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07):15-18.
[3] 翁英.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应用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7(02):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