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塔娜
[导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社会各项事业都处于改革攻坚时期
        塔娜
        呼市赛罕区民族中学 01007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社会各项事业都处于改革攻坚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教育事业改革的过程之中,加强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文章探讨的内容所在。本文以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概况,接着阐述了在学习共同体导向之下的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特点。最后论述的在学习共同体导向之下乡村初中语文教师培训的运用,以便可以更好的提高乡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更好的促进乡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教学;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国关注焦点。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语文一直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概述
        素养主要是指修习涵养,一般包含有素质和教养之义。一般来说,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有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知识素养又包含有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知识,能力素养包含有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施教能力、科研能力、开展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内容。语文学科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包含有文字、词语、句子、语篇、语法、逻辑、文学常识等各方面内容。对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加强语文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共同体导向下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特点
        学习共同体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英美等国的教师所提出,以纪律的学习任务作为重要载体,通过交流、沟通、分享的方式来实现提高自己的目标,一般而言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有助于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也有可以培养教师探究的精神。学习共同体本身是一种交流的机制,可以调动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教学创造性。通过学习功能体的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师拓展自身的视野,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应当进一步加强自我学习,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终身学习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不断改善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计划,提高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不断完善教师的交流和发展机制。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之中,培训缺乏了有效的合作,这就使得参与培训的教师在培训中变成了一个个信息的孤立点,各个教师之间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但是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教师之间的孤立被打破,教师之间更加倾向于合作交流,通过合作交流方式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团队建设,这也使得教师的个人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各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使教师更好的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与此同时,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也可以使教师频繁的进行互动,可以分享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心得。在进行交流之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疑惑放到交流会上让大家共同探讨,寻找可以解决的方法。


        三.学习共同体在乡村初中语文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发布了有关乡村教师支持改革方案,许多地方政府在乡村教师培训方面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切实推进了乡村语文教师的培训模式革新,显著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培训效率。在进行教育改革过程之中,全国通过选拔一批思想政治好,具有教学理论,教学成绩突出,具有专业发展愿望的优秀乡村教师作为未来乡村教师发展的重要对象,通过以学习共同体为导向的方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鼓励乡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实现个人乃至于整个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一,实体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获得其他同事的帮助,同时也需要获得领导的提携,还需要获得其他优秀教师的点拨。为了可以更好的促进乡村初中语文教师又好又快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为此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之中,可以将一些名师与同学段的乡村教师形成对接关系,每一个名师带数量不等的乡村教师,启动名师带乡村教师的项目计划,将所有的乡村教师都纳入到名师的范畴之中,实现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全覆盖。在这一过程之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可以共同探讨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科研活动,使得名师可以成为乡村语文教师的良师益友,实现由最初的书写到造血的转型,使得乡村语文教师可以独立成长。名师对于乡村语文教师的指导可以多元化,可以为乡村语文教师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不断的丰富乡村语文教师的发展途径,进一步拓展其成长空间,让一大批的乡村语文教师可以快速的发展。
        第二,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相比较于实体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跨越了地理范畴的限制,通过现代虚拟信息技术为中介而实施的一种共同体项目。这一共同体的组建可以有效的弥补在实体学习共同体存在的资源和人数方面的缺陷,对于乡村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激发乡村语文教师的内在性发展。在打造共同体的过程之中,通过带乡村语文教师走访全国重点中小学校参训,乡村语文教师通过观摩体验优秀教师示范课的方式,使乡村语文教师可以反思,通过与高校教授进行交流的方式建立起信息化的网络。通过这种模式不仅仅可以使乡村教师感受不同的教学氛围,也可以使乡村教师感受到其他方面的教学理念,使他们可以更新自身教学思想。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不同区域的教师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虚拟网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帮助乡村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第三,短时学习共同体。短时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同一地区的教学资源共享而设置的一种学习共同体模式,这一学习共同体模式的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提供最为优质的资源供给。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时,如何更好的促进校本研修,最根本的就在于帮助和推进参训学校构建起校本研修机制,从而可以保证校本研修的质量。例如通过送教下乡的培训方式,可以真正的把乡村教学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通过送教下乡的培训,也有助于更好的促进教学资源的平衡,可以发挥出名师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可以在乡村语文教师面前展现自身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更好的促进参陪学生的教研队伍建设,更好的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学文化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可以更好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非常重要。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共同体导向的方式来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导向模式可以在实体学习共同体、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以及短时学习共同体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通过这三方面的有益尝试有助于更好的提高乡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助于更好的提高乡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田有利.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中华少年,2018(8):10-10.
        [2]程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7(32):32-32.
        [3]白生忠.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J].吉林教育,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