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平
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子小学 401520
摘要:导学式教学法是在教育观念更新和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教学形式,与以往的教学形式相比,导学式教学法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学更是如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导学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对策,希望对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大的难度,并且内容比较抽象,因此一直以来教学质量都达不到理想要求,教师也一直在探索各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是需要采取一定方式方法的,如果采取的方法不恰当,仍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对策,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在应用导学式教学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导向性
尽管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一直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学习自由,但是教师的作用仍然是非常关键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不管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还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都是围绕考试成绩提升这一目标进行的,整个教学和学习活动有着明显的导向性,所有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都是为了目标的实现服务的[1]。但是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更强,考试成绩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比重被逐渐降低,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导致很多情况下,教学目标有些模糊和淡化,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却不能有效把握学习方向,这也是教学观念转变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磨合过程。因此教学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教学缺乏导向性,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在应用导学式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化
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发展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但并不是这些教学形式都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都适合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很多所谓的全新教学方法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并且不同学科有着各自的内容特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2]。但是由于目前教育改革是大趋势,所以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积极实现改革目标,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开始盲目尝试各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由于对导学式教学法的理解不够透彻,很可能会导致实践应用不完善,缺乏与学科教育内容的有效整合,最终导致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表面形式,不仅没有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原有的教学效果,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三)导学式教学法教学中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
一直以来,教育实践中都在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主体地位究竟该如何凸显,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被动学习的局面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也是符合应试教育趋势的,但是却不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是当前教育实践中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师在教学之前,通常都会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步骤,这是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实现的。因此导致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这也是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教师对于学生实际情况不了解的必然结果,此时教学方案的实施,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3]。
因此要想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要求,加强师生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深化对导学式教学法的理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教学素质会直接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或者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够透彻,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存在很大困难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很多教师都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是这些都是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下形成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当前的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经验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导致教学出现滞后现象[4]。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教师积极强化自身素质,保持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心态,积极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刻领会导学式教学法的内涵,以及如何将其最有效的运用到小学数学实践教学当中,这也是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导学式教学法得到有效运用的根本。
(二)导学式教学课堂中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流程开展教学,并且很多情况下,教学计划都是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定的,这其中就难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强化师生互动,是提升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更容易接纳哪种教学形式,从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作出调整[5]。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学生,多了解学生,深入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有效互动,对于没有听懂或者还存在疑问的学生,应该及时帮助其找出问题所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模式,改进导学式教学法,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导学式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是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单纯的流于表面形式,反而会对之前的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提升了,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升。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学习也都是迫于外界压力的,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6]。所以在之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数学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摒弃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让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领会导学式教学法的内涵,然后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导学式教学法的优势,完善小学数学教学形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欢.探究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73.
[2]李秋景.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51.
[3]王应奎.农村小学数学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126.
[4]袁小勇.探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994.
[5]田毅.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6):91.
[6]高丽.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