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付
无为县六店初中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本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思维逻辑性特点,传统单一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的学习心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现代化教学理念下教师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意识,借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数学思维意识,促进数学综合化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优化的思想存在局限性
受制于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层面的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多坚持应试教育思想。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坚持以自我为中心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层面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多个层面的考量,导致教学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无法为课堂教学效率提供良好的保障。其次在应试教育思想引导下教师课上偏重理论知识的填鸭式灌输以及应试技能的培养,课下题海战术巩固数学知识,不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现象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教学的效率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1.2教学实践环节存在不足
受制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多元化教育思想的有效融入,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乏味,学生愈发缺乏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会因此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更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在教师包办一切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通过自主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都形成了等、靠、拖等不良的学习习惯,长以此往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无法延伸至课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2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措施
2.1优化教学思想
为有效落实“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教师要优化教学思想,用科学的理论为教学实践环节提供有效指引。为此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将学生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自身仅发挥教学的引导者这一角色,以此建立优化教学的思想框架。其次,教师要转变应试教育思想,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以此为课堂效率的持续提高提供根本保障。再次,教师要转变评价学生的方式,将以成绩定高低的评价方式转变为涵盖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等多项指标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引导。最后,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以及优化教学方案的实践者,其角色定位表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与其自身素质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阅读教育类书籍、关注最新的教育思想等方式,不断汲取最具时效性的教学优化方案,以此促进课堂效率的持续提高。
2.2趣味导入,轻松入门
导入环节是教学实践环节的第一步,通过艺术性的导入环节,教师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学环节建立良好的心理铺垫以及知识基础。由此可见,导入环节是高效课堂有效落实的基础,因此为有效落实“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教师要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在轻松的氛围下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世界。目前教师常用的艺术性导入方式有情境导入、游戏导入等方式。
此外在导入环节,教师要坚持探究性以及趣味性原则,既要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如谚语、儿歌等内容引入教学,又要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导入问题,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提供可行性。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教师可直接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并抛出问题“这是什么方程”,当学生面面相觑时,教师可抛出问题,这个方程与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区别与联系在哪里?待学生回答过后,教师总结发言导入课程内容。
2.3多元教学,多元发展
为有效落实“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教师要在科学的思想、明确的教学目标、趣味化导入环节的引导下,运用多元化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优化课堂教学以及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作用得到有效体现。为此教师首先要在人本理念框架下用鼓励的话语、亲切的态度回应学生的课堂反馈,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信任,以此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为学生的多元发展、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优化的课堂教学方案的有效落实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人本理念框架下教师可根据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学生兴趣爱好等内容,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融入多元教学思想之中,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依托多媒体技术开展的微课视频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育思想。最后教师要通过这些多元教育思想渗透对学生类比、归纳、数形结合、方程建模等多种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优化的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理念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续的激发,在数学情景、任务、多媒体技术等方法的辅助下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高效课堂得到有效的构建,优化教学理念也得到有效的落实。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推导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这其中就启发了学生对比、归纳的数学思想。
2.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学困生或是课上表现优秀应试环节却存在明显不足的学生,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目标使这些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被逐渐打消,同时也导致他们走进了学不会—厌学—学不会的怪圈,长此以往,构建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作用的得不到全面的体现以及深度发展。为此教师可优化教学目标的方案,运用分层教学思想,因材施教,以此促进高效课堂理念的有效拓展。为此教师首先要合理分组,将学优生分为一组,学困生分为一组,其余学生分为一组,并为每一组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学问题、学习目标。在教学环节,教师组织每个层次的学生回答其力所能及范围内的问题,并预留启发思维的习题、任务,以此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突破学习的瓶颈。课下教师为每一层次学生布置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习题,并预留启发性习题,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发展,高效课堂理念得到有效的拓展,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展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高度体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所以如何有效推动教学进度和提升教学质量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有效吸收先进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给予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挖掘学生的潜能,理解数学的逻辑性。
参考文献:
[1]吴仁芳,王珍辉.初中数学资优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17,40(02):108-116.
[2]欧昌铬.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03):227-228.
[3]李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3(03):141.
[4]雷丽青.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0(1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