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有效审题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王显林
[导读] 审题可以说是学生解题的前提

         王显林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南新镇小学  623200
         摘要:审题可以说是学生解题的前提,也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虽然表现出了学习数学的天赋,具有较好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往往在做练习中准确率却较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缺乏审题的能力,不能够有效审题。审题不正确就使他们不能够正确做题,进而在考试中就不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成绩。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学生有效审题能力培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有效审题
引言
         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提高审题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提高数学成绩,并且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题习惯开始,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造成学生审题能力低下的因素
         (一)审题粗心大意
         对于小学生数学审题来说,粗心大意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试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导致解题错误的居多,甚至是越简单的题目越容易出错。另外,对相似类型习题不能灵活掌握,导致学生解题容易出错。因此,从长远角度看,学生会形成不良的审题习惯,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
         (二)教师介入过早,学生有依赖思想
         在课堂上,受到时间限制,教师在讲授审题方法时重视效率,而忽略了学生领悟能力,导致教师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过早给予提示,使学生不知所以然,从而学生审题能力低下,长此以往,便产生依赖思想。
二、加强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默读,做到心口一致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无论题多简单、题目多长,都要进行默读三遍,做到心口一致,理解题目中相关重要的信息,必要时可做标记和画图来剖析,从而有正确的解题思路。例如,“综合运算”题型:一辆行驶的地铁列车里本来有乘客99人,经过A站时上来20人下去30人,问此列车里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通过默读,理解题目中的重点以及隐含条件,按照步骤一步步算,最后使学生计算结果是99+20-30=89人,这是正确的结果。学生通过默读对题目中的“乘客”和最后的问题进行相联,知道车里本来有99人,进而问题迎刃而解。


         (二)仔细审题,理解题意
         做好一道应用题第一步要做的是仔细审题。如果要想正确地解答一道应用题首先就要理解题干,然后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下一步深刻的剖析。在审题的过程中首先要笼统地阅读整个题干,再确认所考的知识点,进行一字一句的解读,不要缺字少句,也不要多字加句,这样都会影响对题干的正确理解,导致做错应用题。在应用题这一板块需要教师给学生打好基础,在刚开始学习应用题的解答时就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这样在学生自己解答应用题时才不会出现太大的错误。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审题过程不再局限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相当活跃,只要教师能够进行适当挖掘,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方面,教师应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全面教学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题目,促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进而使学生的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引导学生观察题型,进行有效的归类、比较、补充
         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分为计算题和应用题两个基础的类型,教师可以在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对学生进行专题的分类思想教学,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比较、归类和补充,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地减少审题当中的负担,为学生提供一条明确的主线,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问题归类和总结,促使学生在拿到题目时,先要进行题目的归类和分析,再做出判断进而有效地完成审题。这种行为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审题过程,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解题思路的错误。
         (五)提高学生审题的积极性,适当对他们进行鼓励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肯定,当他们受到鼓励后往往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应把握小学生的这个特点,鼓励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审题活动中来。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能够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使用发展性的评价,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让学生获得自信,同时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提升。
结束语
         在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问题,并且要指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着重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经过严格审题的字字推敲当中,使得学生能够对关键词做到重点把握和分析,进而实现对不同类型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这种注重审题能力培养的数学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建设提供完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令艳.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C],2019:23-25.
[2]廖昀.试论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C],2019:33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