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沈珊珊
[导读] 课堂教学并非单纯的只是向小学生传授知识
        
         沈珊珊
         星辰实验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并非单纯的只是向小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当启迪其智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之时,要注意应用数学知识来引导小学生的智慧发展,唤醒其埋藏于深处的潜能,让其能够自主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智慧。想要达到上述要求,就要构建起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本文探索了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数学是小学课堂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小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新课改持续开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变的更加多样化,而这就为智慧课堂的搭建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条件。智慧课堂的搭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通过各种先进教学设备、方法等的应用,让数学教学变的更加直观、生动,同时也更具启发性,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还能有效促进其思维、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探索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与特点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其实是从智慧教育这一概念中延伸而来。智慧课堂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推动学生的智慧发展,并且让学生本身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智慧课堂的搭建需要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动态化的特点,此环境的建设离不开相关信息技术的支持。智慧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应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潜能,并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和习惯。智慧课堂的构建还要求教师与小学生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并且适当增强课堂教学时的互动,以此来了解学生都有哪些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之时应当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不断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可以灵活应对课堂教学时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优化和改进活动。
         (二)智慧课堂的特点
         与传统课堂相比,智慧课堂拥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智慧课堂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数据化。传统课堂教学之时,教师大多凭借自身经验进行学情分析和判断,智慧课堂则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学生的各项学习数据,据此对其学习行为予以分析,教师可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教学实际对课堂教学计划、方案等予以调整,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智慧课堂还具有效率化的特点。教师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翻转课堂或微课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学习本课知识,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教学效率自然也会随之提升。智慧课堂还可以为学生虚拟出相应的学习情境,促使其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再次,智慧课堂还具有协作化的特征。课堂教学之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小组合作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从而获得更好的合作学习效果。合作学习既能活跃学生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也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协作,还能让学生与教师协作,使得个性化教学的开展能够成真,这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
         最后,智慧课堂还具有一定的动态化特征。信息技术的让智慧课堂能够为动态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这样可以摆脱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让教学活动变的更加开放,而在动态化、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智慧将会获得更好的挖掘和发展,这也是智慧课堂的构建初衷。
         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智慧课堂能够构建成功的基础前提。这是由于智慧课堂本身就与传统课堂有着较大的差别,如果教师仍旧沿用传统教学观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是无法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和智慧的目的的,智慧课堂的构建也就无法获得成功。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建立“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念,同时还应树立起信息化教学观念,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凸显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且锻炼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构建起智慧化的小学数学课堂。除了观念转变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根据智慧课堂的实施需求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包括教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智慧课堂构建需要用到很多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为智慧课堂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恰当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理想的智慧课堂。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无法取代正常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之时,应当注意对学生的翻转课堂学习成果予以及时检验,并据此调整教学进度,从而实现翻转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这样才能构建起相对较为完善的智慧课堂。教师还要结合小学数学中各章节的知识特征和教学要求来恰当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般而言,与实际生活相关性较强,而且小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的内容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譬如《时、分、秒》这一课就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让小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预习,并且为其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前练习题,并将练习结果反馈给教师。然后,在课堂教学之时,教师则要依据反馈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对本课学习的重难点进行集中讲解,随后让小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效。此种教学方式既能锻炼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又能启发其思维和智慧,对于智慧课堂的构建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引导小学生主动探索
         智慧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发展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这些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1.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进个性发展
         自主探究是当前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促进小学生思维和智慧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个性的发展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则是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注意为小学生设置恰当的问题。教师可结合教学重难点、新旧知识连接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等来设置问题,利用这些问题来引发小学生在某方面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其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究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其个性与潜能都将获得更好的发展。以《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10个苹果,每人分2个、3个、4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呢?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先让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提示其用以前学过的除法来解决此问题。小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运用除法解题时,有的数是除不尽的,这样小学生就会与自己原来所学的除法知识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在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小学生理解“余数”这一概念。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动手操作有助于小学生利用形象思维的方式理解一些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定理等,对其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达到推动其智慧发展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发展自身各项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还能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从而达成智慧课堂构建目标。仍旧以《时、分、秒》的教学为例,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每人带一个带有时针、分针、秒针的小闹钟,让小学生将闹钟上的分针转动一圈,并注意观察在此过程中时针发生了什么变化,以此引导其了解小时和分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小学生仔细观察闹钟上的秒针转一圈后,分针会有怎样的变化,以此了解分和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学完这一课后,还可以让教师说时间,小学生将闹钟调到指定时间,以此来巩固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动手操作的方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对于其各项思维能力发展有益,而且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能深化小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情况,是构建智慧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构建生成式的智慧课堂
         教师还应当抓住细节来构建生成式的智慧课堂。首先,教师要巧妙的运用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的一些错误来引导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此来达到拓宽其思路、引发其灵感,并促进其数学思维发展的目的。教师显然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但是当问题出现之时,教师要能够抓住时机,通过巧妙的引导让问题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多角度和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其思维更具灵活性、创造性,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发展、构建智慧课堂的目的。其次,教师还要巧用教学中的疑点,促进小学生思维和智慧的发展。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去主动学习和探究,并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进步。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在小学数学教学之时培养小学生的悟性,悟性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成绩提升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悟性的发展大多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思维碰撞,因此教师在教学之时要注意关注细节,及时引导小学生矫正思维方向,找到正确的思维悟点,或者是引导小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并且注意发现他人的思维亮点,以此来帮助自己找到正确的思维误点,这也是促进小学生悟性发展和智慧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智慧课堂的构建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发展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构建小学数学思维课堂的过程中要注意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小学生主动探索、构建生成式的智慧课堂,这样才能确保思维课堂构建效果,为小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庆甲.构建智慧数学课堂 引领学生智慧生长[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10):34-37.
         [2]杨春燕,潘菁.深耕十五载,慧园满芬芳——“智慧数学”课程的建设及启示[J].教育视界,2019(11):71-74.
         [3]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董晶晶.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4):85-91.
         [4]赵锋.小学数学中智慧课堂的创建[J].学周刊,2017(28):104-105.
         [5]周拓,王伟,付玉卿.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7(04):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