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中植物配置原则与要领 李玉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玉
[导读] 摘要:园林绿化区已成为人们休闲放松必不可少的好去处。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安徽芜湖  241006
        摘要:园林绿化区已成为人们休闲放松必不可少的好去处。城市生活节奏更快,人们在工作之余更希望融入自然环境中,拥抱绿色,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平衡工作与生活质量。合理的植物配置实现园林植物功能性与观赏性统一,给人以美的感官体验,也提升了园林整体艺术性与品位层次,对园林整体景观质量有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总结园林施工植物配置原则,探讨植物配置要领。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施工;植物配置
        引言:
        现代城市建设日益重视生态绿化工作,对园林施工也不断提出新要求。园林施工力求给居民以优美的生活环境,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需要。现代园林建设不止要实现生态绿化功能,也要具有足够的艺术性、美观性,体现设计水平,提升城市形象。植物配置是实现景观效果的重要工作,不止要了解相应原则,也需要掌握要领才能提升配置质量。
        1.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现代园林建设与传统园林相比有明显区别,随着人们眼界开阔,生活水平提高,也对园林景观配置有了更高要求。现代园林不止要满足生态绿化建设要求,也要有足够的美感,吸引人们驻足。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1.1艺术性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首先就要体现出一定的美感,富有艺术性。有没有艺术性,通常会直接影响人对园林的感官。植物配置的本意也是体现出美感,有美感才有人驻足观赏。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将美学与植物学结合,体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现代理念,同时提升城市形象。
        1.2生态原则
        植物属于生态的一部分,但也可能会对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在植物配置工作中,要认识到一些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的巨大破坏作用,认识到不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营销。要了解植物生长习性、特征,防止入侵物种对本地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为选择的物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遵循植物生长规律,体现生态性,确保景观配置效果。
        1.3适地适树原则
        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生存习性,需要一定的环境基础。园林植物配置必须根据各种植物的生长特征、环境适应能力、本地环境情况、种植成本等综合考虑。盲目引进外地物种可能不止增加养护成本,也很难呈现良好景观效果,甚至难以成活。必须选择与本地环境相适宜、有良好环境适应性的植物种类,才能保证植株成活率,减少维护成本,实现预期景观效果。
        1.4协调植物各特征
        利用植物不同的线条、色彩与其他植物协调配置可以营造良好的艺术效果,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协调植物各特征是重要原则之一。不同植物各有其特点,线条、色彩、形体都有差异,整合这些差异性特征可以掩盖各种植物天生的劣势,形成互补,达到协调的效果。要利用这一原则,就必须加强对植物特质的研究。
        2.园林植物配置要领
        植物配置涉及众多专业知识,也需要兼顾本地情况、季节、整体格局,在实际工作中,植物配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因地制宜
        都说环境造人,对于植物也是如此,不同地域的植物特性也大多不同,如南橘北枳。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首先对该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有的园林希望设计的有创意,就引进其它地方的植物,未考虑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造成异地植物的存活率太低,设计的预期效果远没有达到,反而还浪费不少财力、物力、人力。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尽量选择当地的植物或者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还有的园林绿化设计中采用人工绿化地皮,总的来说,人工绿化不如自然绿化。在建造园林时,对于一些原有的,比较完好的绿色植被可以保留下来,尊重大自然。总之,在园林植物配置时,尽量选择自然地,适应本地环境气候的植被,不仅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也使整个园林更加美观。


        2.2因时制宜
        每个时令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在园林植物配置时,选择相应的符合该季节的植物,使整个园林景色看起来协调一致。
        (1)春天
        在这里提出分层与混合两种搭配方式。①分层配置,主要是根据植物的花期。可以将花期较长的进行分层配置,这样可以对环境起到长时间的美化效果,并且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如月季花进行分层设置,可以保证连续不断地开花,对园林的观赏价值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可以将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分层配置,它们的颜色,形体等大都不同,使得园林整体的绿化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园林的景观价值也有了很大的作用。②混合配置:为保证园林植物的存活率提高,并实现园林的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可以采用混合配置。可以选择色彩较强与色彩较弱的两色花混合配置,体现出层次分明的感觉;也可将花期较长与花期较短的植物进行交错混合,可以有效地延长花期;这些混合配置植物的方法可以地增强园林的生机与活力,使园林的绿化景观效果有效地延长,从而提高了园林绿化的观赏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夏天
        夏季的气温一般较高,这时园林的遮阴性就比较重要了。因此,夏天不能选择那些低矮的灌木丛,而应选择高大,浓密的乔木,如杨树、柳树等。这些树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凉爽,其透过阳光的斑斑点点的绿色也为园林增添了色彩与韵味,带给游客凉爽舒适的心情。
        (3)秋天
        首先,应先分析植物的生长习性,避免出现一段时间后就枯萎的现象;另多选择适应能力强的、姿态比较优美的植物,以提升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如我们在秋天经常见到的枫树,落叶乔木等;秋菊作为四大君子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不可缺少的。另外,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观察植物适合单独种植,或进行丛林栽种,亦或者可以作为该园林的主题来选择合适的栽种方案,使园林绿化的效果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观。
        (4)冬天
        冬天园林植物的配置问题一般也都偏向于肃静的。在园林绿化的植物选择方面,一般选择颜色不太亮丽的,比较柔和的植物,比如经常见到的松柏、梅花等植物。松树与柏树既有形态,又在雪白的世界里添加一抹亮色,显得冬天不那么严寒,又体现了松柏高大,挺拔,不屈的特点。另外,冬天的侠骨需要梅花的柔情,梅花的芳香不仅使人的心情变好,还提高了园林的观赏价值。
        2.3因景制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成功的园林,格局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园林格局时,应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山水,林木,建筑等应协调统一,不让园林显得特别突兀。如在路的两旁可以种植一些灌木丛等,在园林的长廊两旁可根据实际情况栽种一些花草或低矮的丛木。针对一些主题园林,应选择与园林主题符合、较搭配的植物,并将植物绿化与园林的其它元素结合起来,使园林的整体效果更加和谐一致,充分体现园林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结束语:
        植物景观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民众对景观的期望、景观概念的扩展而不断扩展。园林植物配置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有很高专业性要求,施工中必须重视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在保证有区域特色的同时兼顾整体性效果,满足现代生态环境建设要求,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建设宜居家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沥文.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解析[J].建材与装饰,2020(13):66+68.
        [2]王利兴.园林造景与植物配置策略初探[J].现代园艺,2019(20):88-89.
        [3]胡雨逸.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33.
        [4]师阳阳.浅谈园林植物配置栽种施工的八大关键点[J].四川建筑,2016,36(06):214-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