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明
身份证号码:37292719770817****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建设工程量也随之增加。但在有效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若干负面影响和问题,施工垃圾及污染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环保型施工逐渐成为市政工程管理的参考方向之一,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也成为摆在工程建设及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先是对我国市政工程环保型施工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又阐述了市政工程管理中的污染源,最后分析介绍了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环保型施工;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污染治理
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作为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推动城市现代化、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设计方式及设计理念不断创新,对其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施工垃圾及污染问题也成为困扰工程管理者的难题之一。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法规意见进行约束管理,而作为建设方、施工方或参与者,也应在市政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力求打造绿色、环保型工程。在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污染,以绿色环保作为工程建设单位所具备的优势,促使工程各方形成良性循环。
1 环保型施工的必要性
环保型施工又称为绿色施工,为适应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诞生,是着眼未来,追求长期效益的一种施工理念[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法律实施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足以看出环保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对于大型建筑施工性企业来说,追求“三高”: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三全”:即全寿命、全要素、全方位[2]的绿色施工势必成为未来施工管理的主要趋势。
2 市政工程管理中的污染源
2.1 噪音污染
市政工程涉及范围施工量大,施工地点也普遍位于居民区甚至老城区附近,而脚手架搭建、材料运输、车辆通行、机械操作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会给市民及周边企业带来一定影响。人对于声音的接受程度有一定上限,超过固定分贝后就会对人体产生诸多伤害,且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之下,人会感受到焦虑和紧张[3],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会失衡,引起条件反射混乱,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严重时还会诱发血压和心律异常、脱发,从而损伤人体机能,尤其对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隐患极大。
2.2 颗粒污染
颗粒污染根据颗粒体积不同,分为PM10及PM2.5.粗糙、较大的颗粒,称为PM10,主要刺激人体的眼睛、鼻子和喉咙。其源头主要来自公路、农场、干涸的河床、建筑工地和矿山的粉尘。而被称为PM2.5的细颗粒物更危险,因为它们可以进入肺部深处,甚至进入血液。不仅对眼睛、鼻咽喉等部位造成伤害,更会造成肺部刺激、呼吸困难甚至肺癌。
2.3 水污染及大气污染
水污染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物。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性两大类污染。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在采矿和冶炼等施工过程中, 用含有重金属的水进行灌溉等生产活动,可使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 致使农产品有毒性。不仅会引起鱼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死亡,破坏生态环境,且通过水生植物进入食物链的污染水源, 经各类水产品进入人体,更有损人体健康。
2.4 固体污染
固体污染主要主要包括垃圾、炉渣、污泥、废弃制品等。该类污染物不仅会在植被、土壤中残留积累,甚至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且土地受到污染后,表土容易在风力、水力等作用下进入到自然环境中,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国家对固体污染物综合利用的技术规范尚未完善,其生产过程二次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缺少有毒物质的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评估和控制标准,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并受到公众的广泛质疑[4]。因此,固体污染的治理也显得尤为困难。
3 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 提升技术 规范管理
环保项目管理的技术提升,是提升环保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政府、企业等各个管理部门应重视对环保技术的开发研究及激励措施,强化研究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并鼓励企业与相关院校展开合作,提升技术的同时吸收相关专业人才。其次,企业领导也要充分认识到环保施工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如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联动协作机制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项目管理者也应提前对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出现的污染源进行预判分析,找出重大影响因子并制定相应方案。从而促使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施工与管理,进一步提升环保型施工的力度。
3.2 绿色施工防治污染
对于噪音污染、颗粒污染等对人体直接产生伤害的污染源,在工程管理中首先要从源头处抓起,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施工,并且在运输、装卸材料的过程中尽可能轻拿轻放,并对有污染隐患的材料或者设备进行塑料与篷布的覆盖[5],避免建筑材料颗粒或扬尘飞溅。其次,因市政工程普遍施工范围较长,在施工前应做好围栏隔离及警示,以提醒附近居民、企业远离施工现场,做好门窗关闭等防护措施。且施工现场需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与设备,在为电锯、电刨、搅拌机等设备搭建封闭式作业区域并且远离居民区的前提下,定期对施工现场噪音、颗粒污染进行检测,声值及PM2.5值不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
对于水污染、光污染及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源,则主要是以做好施工环保措施为主。首先,工程在土方作业、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建构筑物机械拆除等时,要采取洒水、地面硬化、周挡、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如定期由专人进行洒水避免污染、细颗粒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需密闭存放及密闭车辆运输、施工道路铣刨作业时需采用冲洗等措施。其次,夜间室外照明设备需加装灯罩,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以避免电焊弧光外泄。在施工垃圾处理排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施工管理规定,设置相应处理措施并且做好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避免化学残留物侵害土壤。
3.3 节约能源 减少消耗
节能代表的是高效利用现有的资源,这其中包括:钢筋、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还有电、气等能源以及人力成本等,坚持节能施工技术的核心理念,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标准[6]。一方面在图纸会审、材料进场等前期环节要合理安排材料进场时间、批次,减少库存的同时避免二次搬运。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计算施工材料用量及施工进度,减少材料消耗。另一方面,施工现场应合理布置供水系统,设立循环用水设备及中水处理装置。对于路面喷洒、设备冲洗、办公生活用水等不同情况用水进行合理水源分配,尽可能实现水源再利用。
同时,对于生产生活设备及作业机具,也要优先使用节能环保型设备,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减少设备损耗,进一步避免资源浪费。
4 结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环保型施工思路不仅仅是促进新技术的研发,更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思路,从而提高城市建设高度[7]。市政施工企业在提高企业自身实力的同时,应不断提升环保项目管理的技术,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并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对环保项目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促进环保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使相关部门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及时的发现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从而提高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企业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佳.论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业,2016(10):176-176.
[2]周勇.绿色公路理念下的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关键技术探究——以潮(州)-惠(州)高速公路A3合同段为例[J].中外公路,2019,039(001):303-306.
[3]褚铎.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的应用浅谈[J].居舍,2019,000(010):P.141-141.
[4]陈瑛,凌江,温雪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6,44(001):31-33.
[5]马曹刚.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7,000(005):260-260.
[6]白帅.节能技术方法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9):166-167.
[7]洪晓军.关于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应用的若干思考[J].智能城市,2016,v.2(0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