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联网技术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张伟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到了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时代。
        张伟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湖州市分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到了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缩小,而人与物之间的新平台——物联网也逐渐兴起。利用自动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运行的监控系统能够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控。物联网在感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终端信息后将所收集的数据信息传递到用户端,达到了“人与物”的连接——服务与运用相结合。在信息化时代之下的办公模式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技术支持,计算机监控系统也进入到了诸多行业之中。将实物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相联结的物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到物”“人到物”的交换,更好地帮助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实际的全面监控。为了使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体水平有所提升,我们应充分发挥物联网的技术优势。物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监控系统;互联网;应用

        一、物联网技术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从最开始的单机操作的、单点监控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到现如今更加智能、全面的以物联网为特色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云计算、物联网结合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不再只是单纯的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储存,而是到了一个大数据运用阶段。监控对象的信息由大量的终端设备全天候地收集,通过智能的物联网完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信息提取、传递、分析工作,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完成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分析。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的互通,使人们能够完成对所需数据的远程了解。类似于这样的监控设备、灯光、声音传感器等信息采集系统是计算机监控系统采集信息,并让用户详细掌握远距离被监控对象的现实情况,从而达到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相互联系。传统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所使用的终端信息采集系统方式有红外、RFID、雷达等传感器,而现在融合了无线物联网技术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拥有在不同状态下应用的视频监控探头等信息采集设备。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几乎走进社会中的行行业业。更加智能化的安防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监控;大量的监控探头和监控数据不再需要人工进行监测和分析。

        二、物联网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2.1AVS标准
        AVS是指音频、视频的编解码标准,简化了物联网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编解码方式,复杂程度低。AVS标准的应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①选择帧内预测方式,降低编解码算法的难度;②节省了监控系统的运行空间,物联网管控过程中,不涉及复杂的算法;③提供宏块预测的方式,有效降低30~40%的难度水平,提供物联网在计算机监控系统内的编解码速率;④选用4抽头的滤波器,避免影响监控系统的运行速度。
        2.2SIP、RTP协议
        SIP是控制协议,在计算机监控系统内建立会话,满足多方监控的需求。SIP协议技术由四个部分组成,分析如:①用户代理,SIP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创建监控请求信息,再由代理器响应请求,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实现智能监控;②注册服务器,其为物联网中的数据库,为计算机监控系统提供可用的服务数据库,存储服务器的各类信息,用户能够在数据库内,快速检索需要的信息,并由注册服务器处理后发送;③代理服务器,为用户监控提供查询服务,转发监控系统内的请求信息,提高同区域信息的流通速度;④重定向服务器,主要是将计算机监控系统内的信息,转送到外部区域,实现同服务器不同硬件上的操作,提供了多媒体输出的条件,常用于混合区域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内。物联网中的RTP技术,为计算机监控系统提供了实时传输服务,通过UDP实现传输服务,RTP协议,保障计算机监控系统具备端端传输的能力,信息传输时,还要配合RTCP,提高监控信息的传输质量。RTP的灵活性强,编程人员可以根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自行编写源代码,实现多项监控功能。


        2.3 TMSDM6446及一体化网络摄像机
        TMSDM6446是一类处理芯片,专门用于处理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音频、视频,由多个控制模块和外围设备构成。例如:DSP子系统,其为视频图像处理器,工作频率高达594MHz,将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视频处理区域,分为8个独立运行的空间,由SCR连接外围设备、串行接口及功能系统。物联网技术TMSDM6446芯片,做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核心,提升音频视频的处理速度,芯片内包含计算机监控系统所需的全部功能,如:解码模块、存储模块等,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结合普通摄像头及开发板,实现硬件的嵌入式应用,保障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的准确率和清晰度。
        2.4嵌入式文件系统
        物联网的嵌入式文件系统内,使用的是Flash芯片,适用于Windows、Linux等系统环境,当计算机监控的操作系统,访问物联网的Flash存储器时,需要借助MTD,MTD提供了抽象接口,其在连接操作访问的同时,隔离了系统内的存储文件,简化系统调用存储设备的方式。分析Flash文件系统在计算机监控系统内的结构,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目录树→虚拟文件系统(VFS)→Jffs2、Cramfs、Yaffs→MTD设备驱动→Flash存储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嵌入式文件系统,实现了掉电安全的操作方式,如上文结构所示,与监控系统匹配的嵌入式文件系统分为三类,具体分析如:①Jffs2文件,提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操作速度,是现代监控系统内最常用的一类文件系统,可以根据监控系统的需求,修改源代码,维护监控效率;②Cramfs文件,可以创建镜像文件,方便监控系统的存储、拷贝;③Yaffs文件,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跨平台运行,转化在多种操作系统内,取消了数据压缩的应用,提高监控系统的运行速度,使监控系统操作人员,能够直接访问物联网的文件系统。
        
        三、物联网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3.1远程管理
        因为该机房分为多个区域,所以计算机监控系统需要具备远程管理的功能,检测机房室内的环境状态,及时发现环境的异常点,物联网智能处理的作用下,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利用远程管理,处理已经出现异常报警的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远程管理模块内,具有复位、开机、关机等操作。
        3.2信息采集
        物联网技术促使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自动化的特点,该机房内安装的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收集的信息可以自动化传输到远程管理模块内,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分析,识别并处理传感信息。
        3.3集中监控
        远程监控设置在各个分布的机房内,管理人员在系统界面上,获取机房环境、设备的信息,实现了无人值守,同时提供了远程遥控的功能,体现集中监控的优势,根据异常报警的状态,落实远程管理,不需要管理人员到现场操作,提高了异常处理的时间效率。
        
        四、结语
        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物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实现了无人值守、监控通信等多个项目,提高了监控系统信息采集的及时性,有效监督控制对象。物联网技术逐渐成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支撑,辅助管理监控对象,准确的采集控制对象的信息,体现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提高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展鹏飞.物联网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2]潘可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机房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付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机房监控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3,08:9~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