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伟
[导读]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来探讨处理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有效养护措施,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刘伟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市10210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来探讨处理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有效养护措施,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加强对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管理,重视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理和养护工作,创新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手段,转变传统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模式,从而保障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促进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沥青材料已经成为我国公路路面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之一,能够起到不错的施工效果,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路面环境,但是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受车辆行驶承载力的冲击,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问题,需要加以处理,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必须针对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来实施有效的养护措施,处理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重视养护工作的开展,从而保障公路沥青路面质量,使公路沥青路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更好地服务于交通运输及人们的出行。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养护措施;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交通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规模逐步增大,项目数量逐步增多,对公路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公路路面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于现代城市建设的需求,当前多采用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其优势在于所需要的施工时期并不长,表面较为平整,可为人们的行车提供舒适的运行环境,在维修方面也较为便捷。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公路沥青路面所要承载的车辆大大超过其荷载,养护工作不到位,容易引发不同类别的病害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和危害,需据此来实施针对性养护处理措施,从而保障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

一、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成因
        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成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裂缝问题。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早期的公路裂缝,不会对路面的性能造成过大的影响的,但若是放任不管,便会越来越严重,雨水渗漏后会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破坏沥青路面结构。常见的裂缝类型有三种,一种是横向裂缝;一种是纵向裂缝;另一种是网状裂缝。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很多,如沥青材料质量不合格,基层结构不稳定等;二是车辙问题。致使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沥青混合料自身质量不佳,比如说材料中的油石过大;另一方面是交通量超过预计量,导致其路基结构出现问题,不够稳定,路面表层发生横向移动;三是松散问题。这类病害的主要原因在于路基局部结构不稳定,容易出现塌陷,或是沥青材料中的集料成分过多;四是波浪拥包问题。造成这一病害的原因在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不科学,基层缺乏稳定性,过于松软,车辆长期行驶中容易形成拥包状况;五是坑槽问题。坑槽病害的成因在于受到水损害,水分渗入影响了基层结构的刚性,另一方面是受到油损坏,车辆流出的油渍渗入路面结构中,形成了坑槽;六是沉陷问题。造成沉陷问题的原因在于排水工作做的不好,路面强度未达到标准要求等;七是泛油问题。其成因在于路面嵌缝料散失,混合沥青料用料过多,沥青稠度下降等[1]。
        
二、处理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有效养护措施
(一)重视治水工作,完备排水设施
        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前期的治水工作十分重要,治水效果将直接影响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无论是新公路的建设,还是旧公路的改造、扩建等,第一步便是要做好排水施工。在设计公路施工方案的时候,必须先全面了解该路段周围的实际情况,了解其水文条件、地质特点等,要控制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控制地下水,避免其对路基产生浸泡和侵蚀 ,以免影响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地表水的排水工作,避免地表水渗透路面,导致路面质量受损。在日常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则应当加强对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养护工作,路肩和路面之间的衔接要平滑顺和,处理路面的积水问题,使沥青路面保持干燥性,提高沥青路面的刚度,使之强度达到标准要求。可根据公路沥青路面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排水设施,优化排水设施结构,以起到良好的排水作用[2]。比如说,如若公路路段处于一些靠近水源,或是不易排水的区域,那么就必须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针对整个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适宜的排水方案;如若公路路段处于黄土地带,那么除了要实施高效的防渗漏工作,还必须重视水土保持。
(二)清理杂物,科学配比
        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的时候,需要先对其表层中的杂物进行清理,处理干净建筑垃圾、松散填土等,然后实施排水工作。于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避免雨水对沥青路面造成损害,积于路面上。在填土的时候,应当遵循由中间到两侧的顺序。如若再施工过程中,遇到雨水天气,可根据实际情况停止作业,等到雨水停止,清理干净积水之后再继续施工,这有利于将路基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适宜范围内,提高沥青路面的密实度,使之保持平整[3]。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工作,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要选择优质的材料,不断地试验,以寻找最佳的配比材料和配合比方案,强化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防止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车辙痕迹,规避雨水的渗漏。
(三)科学处理公路沥青路面病害
        为了加强对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一定要针对公路沥青路面中存在的病害,来实施针对性措施加以维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有效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病害。一般情况下,如果公路沥青路面只是普通的裂缝,可以利用AH-90#型号的沥青材料进行填充,将其温度控制在一百五十摄氏度至一百六十摄氏度之间,利用专业工具将沥青材料灌入到裂缝中,为了保障灌注质量,至少要进行两至三遍,当其温度下降至正常范围内后,便可以通车使用。另外,还可以用密封胶填补的方式来修复裂缝,这也是较为常见的养护方式之一[4]。在进行修复之前,需要先将密封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应当达到一百八十摄氏度,使之和沥青材料紧密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路面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路基受损,那么仅仅填补裂缝远远不够,应当先处理公路路基问题。
        第二,处理车辙病害问题。在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中车辙问题较为常见,需要根据车辙产生的原因,来实施有效的养护维修措施。

例如,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因为车辆行驶推移造成,那么可以先刨除车辙区域,再铺上一层沥青,最后再利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修补;如若是因为挤压而形成了路面车辙,则需要先确定路基是否稳定,若是稳定则现将凸起部分进行处理,把适宜的沥青填充料喷洒在波谷部分,实施压实和找平处理;若是路基基层结构不够稳定,有下沉状况出现,那么需要先加固路基基层,然后再处理其表面的车辙病害。
        第三,科学处理松散病害问题。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松散病害的原因也比较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相应的养护措施。比如说,如果是因为嵌缝料散失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松散,那么需要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填充,但是要控制好其温度,一般情况下要于高温环境下实施,填充完成之后扫平多余部分,缝隙中的材料填充一定要满足于养护要求;如果沥青路面出现了麻面现象,而且面积还比较大,那么需要铺设嵌缝料,让麻面部位高于其他部位,然后再对麻面区域进行碾压,使其接触面结合在一起;如果是因为沥青和酸性材料的粘合不强,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松散,那么需要清除此部位再次制作路面层[5]。
        第四,有效处理波浪拥包。如若公路沥青面的波浪拥包状况比较轻,那么只需要将隆起的部分进行处理,使之路面保持平顺即可;如若公路沥青路面的波浪拥包较为严重,高差超过了五厘米,那么需要先处理路基,然后再处理路面。
        第五,处理好坑槽问题。当公路沥青路面出现坑槽之后,需要先对其出现坑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原因制定适宜的坑槽修补方案,贯彻落实方案内容,于其周围开挖路面,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开挖的尺寸,向外延伸至少要有十厘米以上,但是不可超过十五厘米,而且四周线和中心线应当呈垂直关系,或者是平行关系。之后,开始修补坑槽部分,基于原始的路面结构,选择适宜的施工材料,保障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修补之后沥青路面的稳定性、耐水性均要维持在规定范围内。
        第六,处理沉陷问题。可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当沉陷路段的基层十分稳定的时候,只需要处理其表层结构即可,通常是利用沥青砂或者是细粒沥青材料来进行处理,填补沉陷区域,实施压实工作,若是需要修补的沉陷区域面积过大,那么还需要实施摊铺工作,再对其进行碾压,强化其密实度;二是如果公路沥青路面局部出现坑槽,则可以选择优质的砾石、碎石来进行处理,通过干砌的方式来进行填充,确保愿路基结构的稳定度达到要求之后,再来实施高效的摊铺工作;三是如果公路沥青路面的沉陷问题,是因为路基结构出现毛病,不够稳定,那么需要实施路基填筑施工,使之稳定性达标之后,再来进行面层的修复工作[6]。
        第七,处理好泛油问题。如若公路沥青路面只有轻微的泛油问题,那么可以将石屑,或是粗沙铺洒在路面上,保持其均匀性,粒径大小应当控制在三毫米至五毫米之间,然后再利用压路机来实施碾压工作;如若某一路段的泛油问题较为严重,那么则需要铺设直径为五毫米至十毫米之间的碎石,对其进行碾压,使之稳定,然后再重复修复轻微泛油路段的方式;如若公路沥青路面的泛油状况十分严重,那么可以先铺设直径在十毫米至十五毫米之间的碎石,然后利用压路机将其压实于路面中,等到其稳定之后,再铺设一层直径为五毫米至十毫米之间的碎石进行碾压。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清理油量过高的软层,重新制作路面层。
        
三、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除了施工阶段之外,养护工作同样十分重要。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诸多环节的影响,容易出现病害问题,若是不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则很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不利于公路沥青路面的长久使用。为此,必须实施高效的路面沥青养护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养护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全身心投入到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开展有效的日常养护工作,制定科学的路面养护计划;另一方面,要针对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问题,来实施相应的养护处理措施,对其病害区域进行修复,使之恢复到最佳的状态。
(二)科学应用养护技术
        在养护公路沥青路面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宜的养护技术,严格贯彻落实养护技术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遇到表观确定病害,进行修复的额时候,可以将修复的面积适当的扩大和延伸,不低于十厘米,也不可超过十五厘米;二是在修补床面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确保其表面的洁净度,不可有杂物或是浮尘残留,保证集料的紧实度,处理好渗水问题,不可出现龟裂现象,如若床面较为潮湿,那么还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完成之后才能开始下一步骤;三是在修补不具备流动性的粘油层时,则必须按要求来填满,于其四周接缝处涂刷冷补胶,保障填料的密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修补的次数,避免出现离析现象[7]。
(三)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养护不仅仅是在病害出现后的维修,还需要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但现阶段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还未受到重视,大多都是在出现病害后才实施有效的养护手段来进行修复。为此,要转变这一观念,明确认识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来说预防性养护措施,就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强制性的保护措施,无需考虑路面是否已经出现病害,强调的是维持公路沥青路面的良好状态,避免其受到损伤。实施高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有利于减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发生概率,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维修养护成本。
        
结束语
        为了保障公路沥青路面质量,使之保持良好的状态,长期投入运营中,需要针对当前沥青路面中常见的病害进行成因分析,实施有效的养护措施来加以改善,明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公路沥青路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3(03):141.
[2]吕军军.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2931.
[3]石岩鹏,李军.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与养护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2446.
[4]盛芳建,占子龙.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与养护措施[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7(10)
[5]张新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及养护措施[J].低碳世界,2017(18)
[6]江霞.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6:125.
[7]应海波.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