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霖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档案馆 山东滨州 256800
摘要: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突出,其各项业务的开展均与群众利益存在密切的联系,且大部分业务内容均与档案信息相关。因此,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十分必要。但从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对档案资料的利用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极有可能威胁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开展。为此,文中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现状做出分析,并且探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提升其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途径
档案资料可以为各类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资料参考,是提升事业单位业务处理能力的关键。与其他单位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对保密性的要求较高,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保密意识和专业的管理能力,方能保障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就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来看,由于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可能影响档案资料的提取与利用,严重威胁档案资料的使用率。基于此,应积极探讨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发展现状
(一)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
相关领导人员由于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未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过多的关注,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中常见管理混乱的现象,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约束。长此以往,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其自身的责任感缺失,大部分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分类和归档,致使档案信息常见丢失的现象,对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档案资料利用率偏低
在档案管理中,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对档案资料的应用价值不够重视,存在“重管理轻利用”的现象,致使很多具备利用价值的档案未合理应用于各项业务工作中,对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未加大对档案资料利用价值的有效宣传,单位内部员工在开展工作时,很难形成档案利用的意识,未能结合档案资料开展业务工作,不仅会影响档案资料的利用率,还会制约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1]。
(三)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差
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进行信息获取与处理时,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有效保障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信息处理的高效性。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已经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但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较差,还是以人工管理为主,这为档案管理效率和档案管理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档案管理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四)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来讲,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仅能实现对资料的简单收集与整合,无法为档案利用提供支持。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意识较差,存在消极怠工的现象,对档案管理效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同单位领导人员对其的重视程度存在密切的联系,只有强化领导层人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方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尽快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势。因此,要求在工作中,领导人员应对档案管理工作作出正确的引导,组建专门的档案管理队伍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将其将其作为常规性工作来开展。另外,应设置相应的监管小组对档案管理的质量进行定期检验,其中应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参与,以期能够对档案工作作出正确的指导,帮助其解决既有的管理问题。确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定期考核,严格约束档案管理行为,保障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2]。
(二)加大宣传,增强档案利用率
鉴于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档案资料利用价值是影响档案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档案资料利用价值的宣传工作,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利用的认识,促使各类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增强管理人员的档案服务意识,使其能够结合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档案资料,保障档案提取和归档的高效性,从根本上提升档案资料利用率。
(三)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考虑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资料信息较多,采取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很难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尤其是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信息获取渠道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人们对档案资料的服务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要求事业单位能够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系技术构建起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将纸质资料转变为电子资料,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资源开销。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已经相对娴熟,且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明显。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也可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档案管理技术做出创新,增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3]。
(四)加强人员培训,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管理能力对档案管理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要想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则需要从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方面入手,通过加大专业培训和管理能力实训来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就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除了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外,还应强化其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对档案资料的保密性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还需增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肩负起档案管理和保护档案资料安全的职责,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形成一直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团队,增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4]。
(五)创建资源共享机制,增强档案服务能力
因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均需要有档案资料的支持,这便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能够与各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建立相应的资料共享机制,确保可根据各部门的资料利用需求为其提供特定的档案服务,全面提升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使其在各项业务工作中能发挥应有的应用价值,促进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结束语: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关系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关键性内容,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提高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作出正确的引导。通过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通过加大宣传来增强档案利用率;通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来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来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通过创建资源共享机制来增强档案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峰.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路径探索[J]. 兰台内外, 2019, 239(02):29-30.
[2]林学辉.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发展核心探索[J]. 经贸实践, 2019, 000(003):205.
[3]晏维芳. 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路径的探索[J]. 智富时代, 2019, 000(001):96-96.
[4]刘兆丽. 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索[J]. 科技风, 2019, 381(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