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村庄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武珊珊
[导读] 在土地信息科学管理活动中,村庄地籍调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土地权属管理水平提升。
        武珊珊
        新疆航天经纬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土地信息科学管理活动中,村庄地籍调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土地权属管理水平提升。新时期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方法被应用到村庄地籍调查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籍调查水平提升。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十分成熟的一种方法,将其应用到村庄地籍调查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能确保土地使用的合理,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村庄地籍调查;应用

前言
        土地资源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十分重要的资源,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支撑,同时当前土地资源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加上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应用,从而对社会经济建设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做好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科学的开展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成熟的现代化技术,将其应用到村庄地籍调查工作中,可以在很大层度上提高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效果,并且可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这对于后续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有极大帮助。
1 地理信息系统及村庄地籍调查
1.1 地理信息系统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有用户、地理数据、计算机系统等部分构成,是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技术,在资源管理、道路交通、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环境监测等各个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生成、存储、检索、操作分析相应的地理数据,实现地理信息的输出。就目前而言,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十分成熟,改变了过去单一功能、分散系统局面,变成了多功能可以信息共享的综合型系统。
1.2 村庄地籍调查
        村庄地理调查简单来说就是对村庄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进行每一项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界址、用途、相关建筑物及构造物等的情况全面调查清楚,以此为村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提供保障。村庄地籍调查工作设计到了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宅基地调查、房屋调查、地籍数据库建设等各个方面。在实际中,选择村庄地籍调查方法时,必须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等农村土地改革要求进行全面考虑,最大限度的实现土地权益保护。同时村庄地籍调查方法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基础条件、经济性、技术水平等,避免出现重复投入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效果,可以在同一区域,选择多种调查方法同时进行。如果存在调查精度会对土地产权人利益带来影响的情况,可以选择部分解析法或者是解析法,做到面积精准、权属明确,保障交易安全,尤其是在征地拆迁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对于分散、独立的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如果调查精度不影响相关人的切身利益,可以采用简单的调查方法,确保宗地界址清晰、空间相对位置明确。
2 地理信息系统在村庄地籍调查的应用策略
2.1 村庄地籍调查理论依据
        在村庄地籍调查工作中,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分辨率比较高的航空遥感影像,看做是村庄地籍调查的工作地图,界址点的像素可以精确到0.2m。同时利用最先素质摄影测量技术的最小而乘互相关图像定位匹配算法,使得图像可以实现亚像素在1/100的准确度,提高界址定位准确度、详细度。通过数据分析,结合立体模型实现界址点采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30%以上的准确度。因此,在村庄地籍调查中,可以通过地籍信息系统的摄影测量技术实现确权发证的准确、详细。
2.2 村庄地籍调查作业流程
        开展村庄地籍调查活动时,利用ADS80航摄仪,利用航空摄影的方式,在作业区获取分辨率小于0.2m的遥感摄像。

原始影像需要通过IMU/DGPS参数、GIS数据库进行处理,从而得到L1级影像。在进行外业地籍调查活动时,要依靠L1级影像获取工作地图,然后进行地籍权属调查,确定实地测量的界址线边长、界址点。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距离交会法确认影像上难以判读的界址线,同时在地图上标注交会距离。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收集、处理、呈现地球表层空间中产生的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依靠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运作,能显著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资料收集预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籍数据资料质量,可以实现地籍数据入库前,通过空间拓扑检查、误差修正的方式实现数据优化。如果存在错误的数据,需要重新测量或者是补测,直到数据准确后,才能入库。数据预处理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检查连续两个挨着的地物是否存在重合的情况;二是对地基调查表填写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对于争议地块,需要检查是否填有争议事项说明。
        在数据采集及处理上面,属性数据采集应该以野外原始调查属性数据为依据,所有的属性数据都需要统一在外业调查成果上面。准确纪律地类编码、权属、零星地物地类码、面积等信息。在成功采集外业数据后,需要补充、完善采集属性数据,并且要通过空间拓扑的方式,对所有的图形进行检查,如果存在错误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在实际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质量检查模块对错误数据进行检查、修正,确保数据的正确、完整、全面、准确。所有的数据检查无误后,才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导出内部格式交换,利用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入库。
2.3 数据库建设
        村庄地籍调查数据符合入库条件以后,可以通过CASS软件进行格式转换,并通过*.SHP的格式将数据导入到SHP数据中,通过街坊采集方式及其他方式采集数据,单机数据库主要由小范围建库数据构成。数据入库后,如果图形数据属性不完善,还需要利用图形数据整理进行补充,要坚持数据质量,实现错误数据改正。然后形成图幅索引进,形成地籍图。在开展拓扑检查时需要依据设置的规则开展,保证图层对象层次分明,检查范围也能区分开来。在村庄地籍调查中,地籍调查表是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在实际中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调查表录入、输出,当出现调查表没有对应的图形时,依据调查表界址信息进行宗地寻找。同时存在宗地图形数据是,可以将其纳入到调查表的图形信息中。
        在完成了数据库建设以后,还需要注重数据库的使用,这也是村庄地籍调查的关键。在实际中,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可以为相关业务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如土地纠纷解决、土地登记、建设用地审批等。村庄地籍数据库还可以看做是土地利用现场、基本农田保护、违法用地监测、土地变更调查等的基本条件;此外,还可以借助GIS软件,实现各类面积的统计,并且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总结
        总而言之,在村庄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准确、有效、及时的进行外业调查数据记录及整理,能有效提高数据使用率,可以确保村庄地籍调查结果的精准性。因此,在实践中,开展村庄地籍调查活动时,必须结合现实情况灵活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从而促进村庄地籍调查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丽香.GIS在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J].信息周刊,2018(27):93.
[2]陈美凤.GIS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导刊,2019(22):35-36.
[3]刘成锐.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下),2018(03):196-197.
[4]王军.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4):174.
[5]孟鑫慧,张佳琦.CORS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9(01):389.
[6]王秀丽,朱昌勇.地理信息系统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运用经验分析[J].智能城市,2019(15):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