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 452477
摘要: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行,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维护、故障原因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的落实等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故障,给人们造成较大的困扰。因此需要对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从而避免线路故障对其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对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检测;改进措施
0引言
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电力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力度,认真分析故障原因和电气线路改造的相关内容,并在维护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定期检测电气线路的运行情况。
1机电设备电气线路安全运行的意义
通常电气设备包括电气主要接线、备电和配电装置、变压器等,但是由于电流过大、电压过高、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机电设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电气线路而言,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线路经常出现故障,严重干扰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认真检修线路,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保证电气线路的畅通,必须要严格把关各种设备,增强各种接线的可靠性及牢固性,继而提高供电质量;同时出现故障时应及时维修和检查设备,构建完善的维修体系,使电气设备能够稳定安全运行。随着传输电压的不断升级,对电气设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果出现故障则会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因此加强电气设备的检修显得尤为重要。
2电气线路故障的检修步骤
当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检修和维护电气线路和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的检修步骤是:①维护人员要充分了解机电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装步骤,以便故障发生时能使其暂停,对照机电设备的安装图纸寻找故障点。同时,维护人员要详细了解机电设备的电气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深入分析和研究机电设备中易损部件的维修步骤和方法。②当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检修维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与设备操作人员沟通,全面掌握设备发生故障前后的运行情况和故障引起的后果。这些情况会帮助检修人员减少寻找故障、排除故障的时间,提高检修效率,及时恢复企业生产。③在充分了解了故障发生的具体情况后,检修人员可以根据设备的电气图纸和施工图纸研究和分析设备故障点,尽力寻找故障点。④确定了机电设备的故障点后,不同的故障点可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法。当外观检测没有发现问题时,要从故障点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进行设备检修。具体的设备检修范围又可分为日常检修范围内的故障点和不在日常检修范围内的故障点两类。对于日常检修范围内的故障点,可依照日常维护预案维修;对于不在日常检修范围内的故障点,则需认真分析故障点的工作原理,从设计上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及其分析方法
3.1故障
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电流。电气线路常见的一种故障表现形式就是过电流,其主要是指电动机或电气元件运行过程中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而形成,同时如果采用错误的启动方式或负载转矩过大,也会出现过电流,进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2)过负载。其主要是指机电设备工作时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通常在划分过负载故障的破坏性时,可以电流时间长短和超标大小为依据,故障较轻时不会对设备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而故障较重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出现设备报废和烧毁等问题。(3)短路。电力系统运行中经常发生短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导电性物质搭接的干扰、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性退化等,直接影响到电气线路的正常工作。当然短路故障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接地短路、三相短路、两相短路等。(4)电源缺相。
电源缺相主要指的是电气系统和设备在运行环节,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三相电源中某一相熔断器出现熔断问题,无法完全接通三相电源,继而影响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3.2分析方法
第一,短接法。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如果故障点涉及较小的负载,这时可以采用短接法来检测线路断路故障,在可能故障范围内利用完好的导线短接可能故障线路的两端,如果线路出现接通情况,则表明该段线路为故障线路,然后通过同样的方法来不断缩小范围,继而准确找出故障点位置。
第二,电压测量法。电压测量法主要是利用万能表来检测设备电路中的两端电压,通过多次检测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其可分为分段测量法和分阶测量法,前者是在线路断路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促进检测效率的提升;后者则是将电气设备背侧和万用表中的表笔相连,然后另一端连接线路其他部位,通过检测不同部位来判断故障发生位置。当然在检测过程中,如果电源电压和万用表读数相等,则表明线路没有故障,若电压为零,则表明存在断路问题。
第三,电阻测量法。电阻测量法包括分段测量和分阶测量,其中分段测量在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分析方面较为常用,主要是断开线路,将其当作分段点,分别测出每段线路的阻值,如果阻值无穷大则表明该段线路存在断路故障,然后逐级检查线路,直到找到故障点。分阶测量中需要断开电源、被测电路、其他电路,以免烧坏万用表而影响测量结果;如果测量值与理论值相等或接近,则线路接线没有故障,但是若两者的差异较大,则线路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而测量线圈为负数且电阻为零,则线圈存在短路故障。总之,在实际测量环节需要重视万用表的实际量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4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的改进措施
要想提高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利用率,减少故障出现的几率,使其使用寿命加以延长,相关部门应该从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出发,对其电气线路进行改进,继而实现良好的效益。首先,以线路的接线情况和工作原理为依据,将线路划分为信号线和动力线,并且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分开布置,有效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由于动力线经常出现故障,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为线路电缆预留一定的电压和电流。其次,结合线路内部经过的电路和线路使用环境,对线路的绝缘情况进行重新计算,保证线路具备良好的绝缘性;如果线路处于封闭环境,则应对线路散热性能加以重新设计,将线路布设在具有良好通风的地方;同时将防护层加设在活动部件多的线路中,以免其在实际运行环节出现过度磨损。再次,科学检修设备故障,对存在故障的线路应先查明原因,认真检查线路设备的接线点,合理排除故障功能距离。如果线路中的保险丝出现连续熔断,则应做好断电工作,全面检查线路;如果设备出现冒烟或过热等情况,则表明电流互感器出现故障,这就需要借助安全工具使互感器短路。最后,加强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分清主次,有限检修影响较大的电气线路与机电设备,以数据参数为依据来进行科学计算,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并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对设备的老化情况加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积极更新与升级设备,降低故障发生率。
5结束语
电气线路在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检测要及时、准确,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在设计电气线路前,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必要的改进,以降低其故障率。
参考文献
[1]孙红源.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分析及处理[J].南方农机,2017,48(13):86+90.
[2]居剑文.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探究[J].工业设计,2016(12):147-148.
[3]禹静.浅论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83-84.
[4]尹成江.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分析及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161.
[5]丁大为.浅析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3(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