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对配电网在线和离线数据、配电网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最终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实施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的重要手段,探索智能电网目标下的配电自动化实现方式是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基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人们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迫切需求,电力企业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项目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管理效率,但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往往导致建设结果和预期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大大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工厂及人们的生活都离不了电能的使用,电力部门对电网、电压等电力设施的建设也在日益壮大,然而,其却忽略了对配电技术的管理。我国传统的配电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如何更快速、高效地解决配电问题,是目前配电部门的首要任务。因此,提出配电自动化技术,将其应用在配电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快速的完成配电任务,同时也能提升当下的配电管理水平。
1配电自动化技术
配电网是从输电线接受电能,并将其再次分配给各个用户的电力网,也称之为配电系统。配电网处于整个电网的末端,一头连着输电网络,一头连着电力用户,直接连接到政府单位、企业以及千家万户的用电设备和电器设备,所以配电网是整个电网中分布最广、电力设备最多、线路最长的系统。根据《DL/T814-2002P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划》中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力信息、电网结构等信息进行集成,实现整个自动化管理系统,并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或者发生故障情况下实行检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
2配电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系统规划,忽视系统价值需求
配电自动化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兴技术,其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在发展建设上势必要经历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但是在目前大多数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多数供电部门并没有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合理的发展,更多的是盲从,这样就导致了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管理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加之,不少供电公司只是为了单纯的完成配电自动化建设任务,在配电自动化管理当中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科学规划,忽视了配网管理的实际需求。
2.2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我国严重缺少配电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如若工作人员对于配电自动化技术掌握的不够详细、熟练,即便有着足够的配电自动化装置,没有正确的操作,便不能真正的发挥配电自动化装置原有的技术优势,设备也不能正确的应用到电力的生产工作当中。而且当配电人员的专业度不够时,在建设配网的过程中,还会引发配网数据不规范的问题。此外,相关配电人员在配电自动化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监督管理的工作不到位,影响了最终的配电效果。
2.3缺乏关键技术,设计与建设不协调
作为集计算机、电子技术、通信等技术为一体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自提出之日起就面临着众多技术难题,加之配电终端设备大部分都是安装在户外,容易受到天气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环境更加复杂。缺乏的关键技术具体表现在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通信方式以及控制电源的提取等,尤其是对开关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的提取难度较大。
3配电自动化建设与运维管理的建议
3.1引进先进配电自动化技术
首先引进先进的配电装置,并完善当前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与配电自动化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交流,并不断学习其配电自动化技术,取长补短,增强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随后,根据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配电管理制度,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有据可依。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点管理,并要求严格执行,通过分析相应的配电效果,以便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并实现高效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目标。逐步地改善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
3.2重视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当前,城乡电网改造已经全面实施,供电网络中的旧设备基本上都被淘汰,现今的设备设施已投入使用。以往的开关基本替换为真空开关,线路主开关的每个部分也被单独开关取代,且融入了双回路线路,大幅度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现今的供电设备具有良好的质量、极高的可靠性,加之无需检修的优势,可将开关设备维护、维修过程中引发的停电规避。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也需要严格、仔细地检查区域内设备及线路,以便将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为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
3.3加强配电自动化人员专业素质
配电自动化需要配电技术高,专业素质强的人才进行管理,这是配电自动化操作安全、稳定进行的保障。因此要不断的强化配电自动化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使其了解教导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对技术操作执行考察制度,以便能够及时的纠正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此外,定期的组织技术培训活动。培训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在培训完成后也要对人员所学的内容进行检验。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配电自动化设施稳定的运转。
3.4改进和完善停电管理制度
结合相关资料得知,电力企业计划停电在停电类型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因此需要对停电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改进,确保停电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也要着重关注维护检修工作,围绕具体情况合理决策。例如,能带电作业的项目坚决不停电,多项目同时操作时单项目不停电。停电计划中,要想保障合理与科学,就需要对停电时间充分利用并大幅度缩短,规避重复性停电,严格考核各项检修指标,以此促进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结束语
我国目前配电生产管理中的配电自动化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使配电自动化技术发挥最大的效果,就必须要了解应用配电自动化要遵循的原则,掌握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同时对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近一年我国各个行业的用电量数据进行统计,可以清楚地发现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逐渐增长。如何保持用电稳定与安全成为电力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就是很好的途径之一,可以从根本上节约成本,同时帮助电力企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龙.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9(24):128-129.
[2]梁树彬.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探究[J].通讯世界,2018,25(12):172-173.
[3]李艳.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8(36):197-198.
[4]王丹丹,蒋超峰.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42-43.
[5]王文明.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J].成功营销,2018(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