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月19期   作者:刘玉涛
[导读] 建筑工程,作为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重要设施
        刘玉涛  
        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 宁波市  315000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重要设施,其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了所处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目标达成与否。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易受所处环境、人为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混凝土麻面、蜂窝以及裂缝等病害。为对其影响进行控制,相关建设者应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如此,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就能以高效率、低成本状态,服务于所处行业的快速发展进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1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概述
        1.1混凝土结构含义
        混凝土结构主要包含了水、水泥、石子、砂等多种材料。从当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种类通常包含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类型。作为建筑工程结构的主体,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决定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保障施工的规范性。
        1.2混凝土结构特性
        混凝土结构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耐火性能、抗腐蚀性、整体性、可塑性等优势。整体性主要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与特点,浇筑成为整体性结构。可塑性表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几何结构形式等的科学设计。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获取方便、整体造价较低,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这就使得混凝土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
        经对已建建筑工程应用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因施工技术缺陷导致的质量问题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麻面是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其表面会存在一些细小麻点、凹坑以及气泡等问题。不仅会增大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还会导致孔洞密布现象出现。究其原因,成型混凝土使用的模板并未得到有效清理、模板拆除作业存在二次破坏以及未对浇水养护湿润处理作出定义。
        2.2混凝土蜂窝
        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其表面会出现疏松现象。经分析,发现骨料聚集会使砂浆无法达到及时覆盖,使骨料间因长期受空气侵蚀影响而出现蜂窝孔穴。此问题,与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骨料与砂浆间的离析、模板移位与破损带来的浆液渗漏密切相关。
        2.3混凝土裂缝
        裂缝,作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最常见的质量缺陷,经分析统计,裂缝可被分为横向与纵向裂缝。产生原因:施工过程温度调节所带来的影响;养护施工并未按照既定规范;外部作用对结构造成的损伤。
        上述问题控制,需从施工技术入手,通过提高施工技术的处理操作效果,来强化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作用稳定性。如此,才能满足用户对建筑物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需求。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3.1混凝土的运输及泵送
        根据对建筑施工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可知,搅拌机运送混凝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可能会因外界因素而产生一定的变化,若变化十分明显可能会凝固,这时混凝土无法用于建筑施工中,若施工方还继续施工,会为建筑物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原因,包含混凝土材料质量、运送时间等,只有考虑到每个因素后制定有效的应对方式,才可有效加强混凝土材料质量。

因此,施工人员要事先对混凝土展开充分搅拌工作,搅拌完毕后覆遮盖物遮盖处理,延缓混凝土水分流失。
        3.2混凝土施工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十分注意的一项工作是对混凝土施工要点展开控制工作。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混凝土维护工作,再而根据此次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比例,保障混凝土性能与施工标准相一致。此外,搅拌机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借助精密的计算来加强混凝土质量。上述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要进行混凝土质量分层检测,只有不断加强混凝土质量、有效约束工人施工,才可明显加强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3.3钢纤维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施工步骤,即钢纤维施工。进行钢纤维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进行实时监督并不断加强钢纤维施工质量,重点监督内容是混凝土搅拌和检修工作。为加强混凝土钢纤维分布合理性,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度符合施工标准。为进一步加强钢纤维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可通过抽查这一方式检查施工质量,进而保障钢纤维施工工艺和施工标准相一致。混凝土搅拌可选用湿拌和干拌中的一种。此外,工作人员需准确控制搅拌流程和时长。
        3.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时,施工人员需注意冷缝问题。一般,混凝土浇筑难以避免冷缝的产生。由于冷缝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求施工人员不断加强对冷缝的重视程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密实程度不足会产生很多冷缝问题。若人工展开振捣工作极其容易导致混凝土分布不均,进而产生相应的冷缝问题。目前,我国混凝土振捣工作多数选用机械展开。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保障混凝土振捣时间科学、合理,以混凝土表面未产生浮浆和未下沉为衡量指标。借此能够有效加强混凝土浇筑质量,也可为建筑工作开展带来保障。
        4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的优化措施
        4.1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针对各项不利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协调各施工要素的关系,为施工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另外,还需要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立即责令返工。除此之外,合理调配工作流程、合同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和施工人员,并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做好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4.2做好安全隐患排除和安全指导工作
        我国建筑行业人口流动性比较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安全隐患排除与现场安全指导工作的力度,向施工人员强调安全施工要求和操作流程,并加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技术应用和管理,及时更新并优化施工技术,以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要求。
        4.3有效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施工裂缝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失误、环境和温度条件等,裂缝出现后,在不及时管控的情况下会更加严重。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混凝土强度管理,避免出现裂缝问题,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预防,集中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对关键性技术的把控和应用,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曾跃.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1.
        [2]林毅,吴宏国.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