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工程建设材料管理作业的发展与落实情况,从管理内容、自身影响与建设需求三方面分析管理作业的重要性,提出严格落实材料采购管理、规范化现场管理、强化管理工作执行力度等有效的优化措施,为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建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材料的应用配比、质量检查与管理情况等,均会对建筑建造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材料管理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措施,在正确认识材料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方法解决每一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实践水平。
1 施工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1.1施工材料管理内容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物资管理属于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途径。在项目的整个施工阶段,施工材料管理也会影响成本控制,要对工程建设的造价控制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应以材料管理的优化为着手点,保障项目作业得以顺利开展。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浪潮,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数量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由此可见,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对建筑企业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除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项目建设预警能力的大幅提升。优化建筑材料的管理模式与作业手段是科学转移工程施工风险、完善项目管理流程的基础[1]。
1.2施工材料自身影响
从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的建造质量与使用年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质量的直接影响。除此以外,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与资金投入在一定比例上取决于施工材料的成本投入。在建设资源的浪费与资金的消耗中,材料浪费是核心要素。要判断工程施工投资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还需考量建筑工程的工艺品质,这与施工材料的性能与质量息息相关,科学运用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或多功能材料等,有利于优化建筑品质与性能,体现环保性、节能性与现代性的优势特点,与人们对生活空间健康态、舒适化与节能化的需求相适应。
1.3工程项目建设需求
近年来,建筑行业逐步进入到循环经济与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中,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组织面临着市场与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为了提升现场作业的安全性,保障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确保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交工,应将材料管理、人员管理与进度管理等项目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让项目作业的科学化水平、健康水平与舒适程度更进一步,展现建筑工程艺术独特的审美特点,这是建筑行业在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大众反映出的客观需求。促使多元化成为建筑设计的全新风向标。要贯彻落实工程的设计理念,达成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依然需要优质施工材料的辅助与支持。若房屋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形式,所需的主要施工材料是混凝土、钢筋与石材等。若景观建筑属于木质结构,用到施工材料一般涉及板材与木材等。对于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现阶段普遍是以沥青路面为主的结构形式,则需要运用到混凝土材料、沥青材料与水等,通过科学配置各种原材料获取所需的混合材料[2]。
2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
2.1严格落实材料采购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管理的全流程中,采购管理属于初级阶段,也是关键的起始点。材料品质是否符合作业要求、质量是否达标、经济效益是否最大化直接取决于采购管理工作的落实成效。因此,为了保障施工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应做好以下几点:(1)编制材料采购计划书。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内的具体规定为基准,参考项目质量管理要求的相关标准,结合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对材料的采购数量、产品标准、所需类型等予以明确,还包括材料的采购范围、内容与供应方信用要求等,此类信息是工程材料采购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落实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2)开展市场调研。建筑企业应重视对施工材料供应商的合理选择,结合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科学地评估、选择材料供应商,依据项目的相关评价收集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审核材料厂商的供货资质。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搭建一个数字化档案资源库,存储各类供应商的具体信息,一方面,有利于科学评估各个供应商的信用等级,另一方面,便于统一管理并掌握不同供应商的供货情况[3]。(3)加强管控施工材料购入价格。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节约工程施工材料成本,可以在选购材料、制造材料与运输材料等环节强化价格管控。例如,预先调研所需材料的市场价格,通过收集资料掌握价格的浮动情况,借助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材料的优劣,尽量选取并采购成本价格低、质量达标的施工材料。采购人员应及时掌握市场中材料的价格与行情,了解其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确定适宜的采购时间。材料的运输需依照就近原则,根据材料的具体形状与属性特点,对运输路径进行合理规划,选择适宜、经济的运输方式,最大程度上实现运输成本的有效节约。以合同模式进行材料采购的管理工作,达到合理管控材料成本风险的目的。
2.2规范化材料现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作业中,现场管理是关键环节,也是难点所在。要切实提升管理工作的落实成效,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1)施工材料现场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需要结合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规定与相关的作业标准,对材料的管理与使用行为作出统一规范,避免浪费材料。制度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主要包括材料的领取制度、进场质量检验制度与仓储管理制度等,还可以构建节约材料的激励制度、余料回收制度等。(2)材料的存放与管理。不同种类材料的特征与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结合材料的使用与存储特点,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规划,将材料从进场后的存放与调取等管理工作有序落实,提高材料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例如,在预算混凝土、钢材等主要材料时,可以采取累加累减法,对各项材料的具体进场时间、入场数量等作出合理调控。或者制作材料的计价清单,在长周期的材料加工与制造过程中,管理并控制预制构件的数量、价格与使用时间等,主要涉及到门、窗等建筑构件。(3)构建高水平的现场管理工作队伍,针对材料管理的全方位落实,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通过登记台账的管理方式,统一存储并规范管理各项建筑材料。或者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建立用于项目管理的一体化数字系统,在网络平台上共享材料的管理与存储信息,促使各个管理部门与参建单位共同参与到材料现场管理与监督工作中,强化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实现管理质量与监管效率的大幅提升。若存在材料成本超出限额的情况,应及时了解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积极改进技术工艺,调整作业流程。
结束语:在城市建设速度逐渐加快的环境下,建筑行业需要面临社会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材料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建造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施工材料管理的重视,优化升级每一环节的管理模式与实践措施。
参考文献:
[1]丁信宇.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与管理探究[J].居舍,2019(36):19.
[2]叶亮.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9,5(22):98-99.
[3]于建增.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管控工程材料[J].门窗,2019(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