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姚立忠 2孙建辉
1山东华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安丘 262100;2安丘市环境卫生中心 山东安丘 262100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工程项目规模逐渐增加,造型结构体系趋于复杂,使得工程施工难度增加,工程事故频发,安全隐患凸显,项目风险因素随之增加,构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目标体系是提升建筑项目安全性能的重要途径。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具备极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前构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避免造成重大人员以及财产损失。目前现有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措施,面对庞大的工程信息,信息的传递难度增加,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很难处理,容易造成管理不当和资源浪费情况。BIM技术大量应用于建筑行业不同领域,加强了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间的联系和资源共享,提升了建筑施工效率,如何利用BIM技术构建优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目标体系,降低工程风险已成为建筑行业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高效发展,建筑业在提高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建筑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各种规模的建筑公司都在飞速发展,所以给各公司的业务发展都带来了一定压力。施工环节是建设项目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且这一步骤的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因此,对于施工公司来说,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大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自身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帮助公司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因为其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因此会使得整体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使用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管理人员可以看到可视化和虚拟化的实际施工特征,分析隐藏的安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1?BIM技术简述
BIM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模型,它将计算机信息与建筑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设置特定参数,构建与现代建筑标准高度吻合的可视化建筑模型。通过对该建筑模型的控制与管理,可直观形象地了解建筑工程各影响要素,有助于优化改进建筑施工管理细节,形成最具可行性与实践性的管理方案,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长期以来,相关部门高度重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先后相继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重要技术指标与行业规范,在BIM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促进建筑施工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整体而言,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在BIM技术的应用方面起步较晚,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部分应用方法尚不成熟,主要表现在:BIM技术应用理念滞后,传统僵化模式根深蒂固;BIM技术应用人员整体素养不足,无法彰显技术优势;BIM技术应用的整体实效性较低,普及程度相对不足。
2BIM技术的特点
2.1可视性
传统二维的建筑施工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模拟出建筑物的全部信息、平面的建筑形象不够直观等,而BIM则能够突破这种局限性,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出三维的建筑物模型,展示出建筑的全部信息,使得施工人员能有更加直观的感知,进而有效地预防及监控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这就是所谓的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
2.2动态性
由于需要随着施工进度实时显示正在施工的各种信息,因此这对于管理施工安全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三维模型可以及时更改和调整相关的参数,以识别和监视施工中的新危险。
2.3模拟性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顾名思义,这是一项可模拟出建筑物全部信息的技术,它能使建筑物更加牢固,也能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在建筑工程前期,BIM技术的作用是根据建筑设计者对于地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做出模拟建筑的实验设计;在建筑工程期间,BIM不仅可以模拟高危工作,如高空作业、深井作业等,还可协助相关人员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以上便是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
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目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由于建设周期长,场地复杂,参建方众多,工程风险因素较多,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大,出现损失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建筑工程风险事件各有不同,同类型的工程也会由于参建单位的管理水平及工人素质的差异,其工程的风险也是不同。风险事件繁琐复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工程参建各方均存在一定的工程风险。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必须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特点,构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目标体系,协调和模拟在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问题,相互资源共享,风险告知防范,降低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难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风险管理目标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五个模块,集成到BIM协同平台进行全过程运行,勘察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业主可通过API数据接口连接BIM协同平台,实时监测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目标体系运行情况。
4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1合理的场地规划
在实际的发展中,建筑用地面积相比之前正在逐渐缩小,所以给新的建设项目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目前的建筑安全管理部门正在科学合理规划着建筑物周围的办公室和住宅区。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必须要促进空间的利用,以满足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高效使用BIM技术,就可以有效地测量建筑物的空间参数和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建立三维模型需要将所需信息完全集成在一起,以便技术人员可以深入分析建筑物的三维空间位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计划站点,还可以正确识别站点内的潜在安全风险,并制定高效的预防和紧急处理计划。在传统的施工方法中,经常使用CAD等技术进行计划,由于这仍属于二维展示,很难在三个维度上准确显示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如果可以合理地应用BIM技术,就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可以保证安全距离的有效性,并且可以避免出现建筑材料频繁运输的问题,也进一步改善了建筑空间的利用率。
4.2重视危险源的监控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在监控危险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BIM技术能够对建筑施工安全危险源进行高效辨识并且划分风险等级。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查看危险源监控信息达到从源头控制安全事故的效果,能够避免危险源所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并且,管理人员需要记录好危险源,在工作中将危险源管理信息及时补充完善到BIM信息数据库当中,从而为其他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推进了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建立起建设项目业主、设计者、施工方等五方责任主体之间信息交流平台。项目整个周期的信息化,使得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目标体系更加完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计划和方案的反复改进,减少施工之前和施工之中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风险,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工程运行成本,提升建筑工程运行效率,对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光.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运维管理策略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4):19.
[2]廖铭敏,高嘉玮.基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地产,2019(16):113.
[3]刘莎莎.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9.
[4]赵轲.基于BIM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集成管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5]马银.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49):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