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治理问题与控制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9期   作者:黄祚胤
[导读] 在现阶段的城市中,噪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黄祚胤
        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噪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对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害处。本文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噪声污染给人们的生活、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少的困扰。本文首先分析了噪声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并针对这些危害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缓解噪声污染问题。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噪声治理;噪声危害
        引言
        噪声指的是音量过高或干扰人们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的声音。从生理方面讲就是让人心烦、讨厌、狂躁,丧失理智等没有规律的嘈杂音。从物理方面讲就是那些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没有规律的情况下组成的杂音。这些噪声直接污染着现代化城市,污染着人们的心灵,它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对噪声要加以控制。
        1城市噪声污染源的分类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中,污染源需结合污染类型进行分析。如建筑施工场地中,污染源主要是露天作业引发的噪音污染,该类这类噪声具有强度大、时间跨度小的特点。交通噪声污染的污染源,一般是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一般对当地居民具有较大影响的交通噪声是地铁交通、地面交通、航空交通噪声等,随着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生活、生产中,噪声污染源也较多,如对居民影响较大的广场舞噪声、鞭炮噪声、乐器噪声等。国内一些城市由于广场舞的流向,经常会在小区及周边空地进行大分贝的训练,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部分调查报告表明噪声污染甚至导致周边房价的下跌。城市生活噪声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主要防治对象。工业噪声污染方面,污染源一般较为稳定,多为机器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等。随着城市规划思路的升级和优化,大众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工业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2噪音的危害
        2.1噪声对听觉的损害
        如果噪音过大的话,那么就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危害及危害到人们的听觉神经,因为人们的耳朵长时间的被暴露在太嘈杂吵闹的环境中,会使得人们的听觉受损,而且听觉的灵敏程度也会发生改变,这样的变化就被叫做听力损失,如果有人在安静的环境当中突然感受到过于强烈的噪声,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感觉自己或者是有强烈的头痛感,而且过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有耳鸣的感觉,如果我们在这时对其进行测试,就会发现他在这一时段的听力下降了20分贝,如果噪音没有对人们的耳朵,有长时间的影响的话,那么一般来说,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了,这样的话,我们管它叫做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时间的呆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那么听力肯定就不如从前,严重的话,听觉器官还会发生病变,这种被叫做噪声性耳聋。
        2.2监测的位置选择不合适
        对噪声本身来讲,信号是不连续分配的状态,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出现不同的状况,如果长时间采用单一化的方式、固定的监测位置来监测,监测结果就没有代表性。所以,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地方采取多种方式来反复进行监测,最后再将统计的监测结果加以分析,这样才可以保证最终结果的有效性。
        2.3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医学界将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分为2类:对人体听觉系统的损害和全身性损害。语言与听力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的信息中约有11%来源于听觉,仅次于视觉。当人们进入强噪声环境时,就会感到刺耳难受;离开噪声环境后,耳朵还会嗡嗡作响,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现象。如果这种暴露持续时间不长,脱离噪声环境后听觉会很快恢复,属于生理上的适应。这种情况属于功能性损伤。但如果长时间受到过长的噪声刺激,则会引起内耳器官退行性变化,从功能性损伤变为器质性损伤。


        3噪声污染的控制技术
        3.1吸声技术
        吸声技术的存在,可以说是利用某种材质来降低室内的噪声,而我们通常会把这种材料用于墙壁和天花板,因为当声波反射到这些材料的表面的时候,就会直接被这些材料吸收到空隙里,噪声在孔隙中的细小的纤维和空气之间起了摩擦,于是就把原来的声能变成了热能,而且很快的被吸收和消耗掉。吸声材料所应用于室内的面积越大的话,那降低噪音的效果肯定就会越好,如果我们只是想要对一般的房间进行消音的话,就可以使用3到8分贝的降噪量,而如果房间的原来的吸声性能较差,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用8到12分贝的降噪量。
        3.2隔音技术
        所谓隔音技术,就是将噪声封闭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或用密度大、体量大的材料阻挡声音,致使噪声不在空中传播,使其达到最佳效果,但不会阻隔固体的导声。
        3.3消声技术
        当我们需要对管道内传播的噪音进行控制时,我们一般会选用消声技术,因为消声器的安装会让水流或者是气流通过管道的时候噪声大幅降低,一般情况下,像这种消声装置都是会被安置在管道的进出口的位置,这样的操作确实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在空气或管道内的传播,消声技术和消声器的使用原理是消声原理,并且这种原理可以归为阻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微孔板消声器、耗散型等等,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消声器,其实是阻性消声器,这种消声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吸收空气中的音频一致来达到降低噪音的作用,再加上由于吸声材料的特性是多孔且相互串通,这样一来,声频在传播的时候就会受到更大的阻力和摩擦力,从而进行能量转化被消耗,最终达到消减噪音的目的。
        4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
        4.1合理的法律法规是噪声控制的基本要求
        城市发展中,合理的法律体系、强制性手段是保障城市居住环境、降低噪声污染的保障性条件。由于噪声控制的复杂性强、综合性强,必须保证各部门的全面配合和处理,在环境保护机构及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下,要积极组织相关机构进行环境评价、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工作的完善,提高环境执法的力度,尽量从法律角度出发对噪声污染进行全面控制。
        4.2保证监测时间和方法达到监测要求
        如果能将监测点的测量时间段尽可能地控制和管理,将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就可以保证环境噪声监测质量达标。因此,在进行监测时,我们应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监测方式,有重点地去监测和控制噪声来源,科学合理地分工,真正地做到有条不紊,从而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比如监测铁路周边环境噪声,就可以在白天及夜晚对车流密度以及车辆平均运行密度当中某一段时间的等效声级进行仔细的监测和控制,以保证铁路周边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的科学性。
        4.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保机构要加强与科技协会的合作,及时制定环保宣传资料,提高公民环保理念。国家相关机构要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提倡市民出行以公交车、自行车为主。禁止销售不达标汽车,降低机动车噪声污染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环境噪声检测就是要把我们所处的环境噪声污染水平更加真实、形象地反馈出来,进而根据这些现象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和措施,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虽然我们国家在环境噪声监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我们要及时地将环境噪声监测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总结出来,为环境监测技术的改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郑镇,黄丽华.浅议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J].四川环境,2016,35(02):157-161.
        [2]张立科,王淑敏,杨风岭,张德银,范顺利.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1,30(02):99-101.
        [3]王晓明.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探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6):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