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轨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新形势下,舆情危机应对已经能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轨道交通行业舆情应对问题,必须把大数据分析和应对研究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轨道交通;舆情;大数据分析;应对
一、舆情整体情况大数据分析
以某轨道交通企业为例,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共计监测涉企舆情86.4万余条,其中,负面舆情5.6万余起,占全部舆情信息比重6.48%,日均舆情1579件,日均负面舆情102件。
统计周期内,重点关注舆情145条,其中,正面舆情45起,中性舆情25起,负面舆情75起。统计周期内,疑似舆情52起,一般舆情23起,全年无重大舆情发生。
图1 全年舆情调性比例 图2负面舆情级别比例
二、轨道交通行业重点舆情情况分析
全年舆情中,以运营公司、地铁建设公司涉及信息最多,占全部舆情比例达到65.6%。综合来看,涉及运营板块舆情信息共计81条,涉及建设板块舆情信息28条。
1 负面舆情分析
1.1主题分析
据研判,统计周期内,网友关注和吐槽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运营服务、地铁建设、巡视整改及道路设施相关领域。
图5 负面舆情主题分析
1.1.1运营服务
运营服务领域中,安检、车站站名翻译、车站基础设施建设及标识设置、列车故障、车站客流组织方式等问题成为舆论焦点话题。
(1)安检
自2018年5月加强安检以来,安检话题保持较高出现频率。安检进站效率低及安检人员服务水平差成为网友吐槽的重灾区。
具体来看,安检话题中,网友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为:①安检效率低②人员服务水平低③安检方式是否对人体有害④安检标准不统一。
(2)设备、列车故障
舆论关注焦点在于:电梯、站厅售票机、闸机故障率高、列车因故障晚点事件增多。
(3)客流组织方式
针对因重大节日、大型球赛、大型演唱会等,运营单位对客流重点站实行“只出不进”限流措施,网友多表示不满。舆论认为地铁没有承担客流疏散任务,是不担当不作为。
随后不久,运营单位更改客流组织上方式,采取某特定出口入口只出不进、其余口正常进出的限流措施,获得乘客支持,点赞新领导新作为。
1.1.2地铁建设
(1)新线延期开通
因各种因素导致新闻宣传新线路宣传日期与实际开通日期不符,新线延期开通。网友吐槽政府及企业对百姓的许诺兑现不及时。其他的,网友观点主要集中在期待更多新线早日开通。
(2)建设慢
地铁建设进度缓慢,是网友吐槽的主要问题。据监看,当舆情涉及相关轨道交通企业时,无论主题如何,网友必定吐槽地铁建设总体缓慢问题。
(3)建设对周边的影响
针对地铁建设问题,网友较关心的问题还有地铁建设导致的长期道路封堵、建设噪音、楼房开裂以及其他遗留问题。
1.2网友观点
(1)安检问题
•安检应提高效率
•安检人员应加强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2)建设问题
•地铁建设需要提速,建设节点及时通报;
•工地施工、导行设置等应该更人性化,从方便群众角度考虑;
•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尽早还路于民。
(3)服务
•继续推进支付方式升级,支持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
•降低闸机、售票机、电梯等设备故障率,提高进出站效率;
•站台保安服务态度差,素质低,文明用语需要普及;
•减少电梯关闭时间,空闲时让电梯保持怠速运转而非直接关闭;
•保证盲道通畅,保障盲人乘车便利。
(4)客服
•地铁服务热线需要提高接通率,减少等待时间。
(5)微博
•微博应对网友问询提供人工私信回复;
•故障信息、建设信息、开通信息需要及时通报,保障网友知情权。
2 网民评论倾向性分析
据研判,网络上关于轨道交通的评论具有负面性、非理性、集中性、政治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负面性
网络评论呈现负面性,主要原因在于,一般情况下人们发表批评性意见要比发表肯定性意见的动力更强,网友倾向把批评作为展示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形式,甚至“为批评而批评”,这是负面性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而有些网络大V,常通过大量转发、炒作各种负面新闻来吸引眼球,增加关注度。负面舆论场一旦形成,就会自行强化,由于肯定性意见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加上大多数网民选择沉默,就造成了批评性意见一边倒的态势,进一步削弱了网民发表肯定性意见的意愿和勇气。
(2)非理性
主要表现为情绪宣泄多,理性思考少。网络信息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网民作判断、下结论的时间短,往往仅凭个人好恶和直观感受,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常常充斥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夸大其词、耸人听闻之辞,在表达方式上也呈现出偏激的倾向。
因举办大型赛事,运营单位发布某车站采取“D口只出不进”、“A、B口正常进出”的限流措施。大批网友在没有阅读清楚的情况下,惯性思维认为整座车站“只出不进”,立刻留言对限流措施进行吐槽。
(3)集中性
主要表现在集群效应。意见领袖、网络大V的作用日渐凸显。网友在寻找吐槽阵地的方面,往往选择具有影响力的微博账号平台。以某大V为例,该微博经常以转发的形式,反映网友关于地铁问题的吐槽,提升话题影响力。大批负面评论往往集中在评论区,而非作为原创微博发布。
(4)普通问题政治化
随时网民素质不断提高,网友倾向于使用政治化词语表达内心不满。“不担当不作为”“巡视”成为网友最热衷的关键词,不明真相网友看到任何负面问题、负面新闻,极易将普通问题政治化,甚至上升为政府不作为,以寻求心里支撑。
三、对策及建议
轨道交通行业要充分认识存在的舆论风险点,做好舆情事件预案,主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更加重视发挥新媒体作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氛围环境不断实现新改善。主要建议如下:
——突出重点,做好国企改革发展主题宣传。宣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守住底线,做好舆情大数据分析预判、风险防范与应对工作。一是建立舆情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舆情大数据分析模型,提高风险预估能力及水平,建立负面舆情应对和引导预案,提高舆情管理前置水平。二是重点舆情重点监控,对于舆情高风险点位做好处置预案,及时做好舆情研判和应对工作,将事件影响力降到最低。
——守正创新,提高新闻舆论工作传播力影响力。丰富现有自媒体形式,利用自媒体矩阵推送迅速、精准及流量大的优势,抢抓信息发布、舆情主动发声的主阵地,提高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营造轨道交通企业与舆论良好互动的氛围,全面提升应对负面舆情的能力。
结语
新形势下,舆情危机应对已经能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轨道交通行业舆情应对问题,必须把大数据分析和应对研究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了积累轨道交通行业常见舆情问题及关键字,以供行业参考关注。
参考文献:
[1]黎红友,陈宇.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生成和传播机制研究——基于大数据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当代传播,2016(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