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关键思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9期   作者:陈松强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岩土工程成为推动经济建设不断前进的重要工程。
          
         陈松强
         身份证号码:41108219880216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岩土工程成为推动经济建设不断前进的重要工程。岩土工程本质上属于建筑行业,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基础。岩土工程容易受到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给施工带来阻碍。近几年,我国在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其运用过程中需要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新技术的显著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新技术并对其应用关键思路进行分析,旨在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措施
         引言
         如今,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施工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这让土木工程建设行业面临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技术挑战。岩土工程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其关系到工程的稳健性。在现代工程设计中,为迎合建设需求,施工方会在施工期间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机械设备、新的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尽管该转变能够促使工程质量提升,但也要求施工方做好关键技术的控制工作,以便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文章就岩土工程的技术难点进行详细阐述。
         1岩土工程施工的技术特性
         1.1误差性
         岩土工程中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并且在数据测量和信息采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性。比如工程师在土壤勘测过程中记载的信息主要依靠人为判断,而检测得出的数据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凭借某一部分的岩土性质推测某一区域岩土的总体情况。此外,岩土在自然界中受到各种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其土层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经经过检测的土层仍然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改变,影响最终的数据测算结果。因此,一旦工程师没有进行实时检测,也会导致部分数据的误差,影响最终的施工结果。
         1.2依赖性
         在岩土工程完成以后,质量检测部门会进行验收,而为了符合验收条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如今,随着各类新技术的研发,高压喷射注浆法及真空泵技术等都已经被融入岩土工程的施工中。但岩土工程本身受到施工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不同的环境下岩土的特质不同。因此,岩土工程对部分施工技术具备较强的依赖性。为了应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应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确保岩土工程施工的难度能够有所转变。例如,我国雁同地区以可溶性的石灰岩为主,其受到二氧化碳侵蚀,且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量比较丰富,该地区的基岩强度非常高,在该地区完成岩土工程需要面对较大的施工压力。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在不同的时间段施工,能够有效改善施工难度且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1.3隐蔽性
         由于岩土工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含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影响,使得岩土工程施工过程较为隐蔽,导致在地基或者桩机处理工作中,出现施工问题时,难以在第一时间察觉发现。另外,在岩土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工作人员和现场检查人员都难以在较为隐蔽的环境中发现施工问题,使得在出现任何问题时,不能够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因此,岩土工程的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施工周期,影响施工进度。随着人们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高度重视,相关设备和器材应运而生,其能够帮助施工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2.1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2.1.1泥浆制作
         首先在准备阶段,技术人员应对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控,充分研究具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实施设计准备。其次在具体制作时,要选择质量较高的膨润土和纯碱等原料,对岩土原料进行搅拌时,需严格按照标准的比例进行不同原料的混合,从而配置出成分合理的工程原料。

此外在完成泥浆制作时,还需在不同阶段对泥浆实施检验,保证泥浆的配比符合工程的标准要求,依据连续墙的实际需求设置泥浆的配比。充分延长泥浆的发酵时间,运用功率较大的水泵注入清水,从而减少泥浆的实际搅拌用时。
         2.1.2成槽放样
         如果能够妥善解决偏差问题,便会大幅提升岩土施工项目的进展,同时确保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纠正放样偏差时,可在槽段挖掘环节设置足够的宽度,保证挖掘时的宽度适中,便不会发生偏差的情况。成槽放样时,还需确保浇筑液达到放样的具体要求,需对液面实施全程监控,从而将液面维持在标准水位高度以上,同时达到导墙50cm以外的距离。此外,在施工时还需加大水位液面与泥浆面的高度差异,从而杜绝地下水进入槽段,实现成槽放样的设施控制,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2.2边坡加固处理技术
         该技术本身就是岩土工程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内容,且受到了诸多施工单位的重视。该技术包含了多种技术措施,以锚固技术为例,其被运用到市政工程、水利工程中,主要作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环节,从而确保边坡的稳定性。二次灌浆技术也是边坡加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满足了工程加固的需求,且对锚杆承载力的提升具备显著效果。如今,国内岩土工程中已经越来越熟练运用该项技术,其还做到对基坑周边位移的控制。除上述两种技术类别以外,边坡加固还包含了对支护结构的处理技术、预应力锚杆处理技术、深层搅拌桩处理技术等,不同的技术与不同的施工环节结合在一起,能够对整个岩土工程起到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作用,帮助施工方节省成本且能够确保施工安全。
         2.3喷射混凝土技术
         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这种技术主要是将提前配置好的混凝土加入喷射机中,用喷射机将混凝土喷射到指定的地方,这些材料会在喷射后凝固,这样就能够加强喷射地的强度。该技术对加强钢筋网和混凝土粘合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能够有效提高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注意对喷射材料的配比进行科学分析,对喷射地进行严格的选择。
         2.4土钉墙与桩间土喷护施工应对措施
         一般情况下,土钉墙施工应对措施就是注浆机通过注浆管将浆液压入孔内,然后开展挂网施工作业,但需要保障每次开挖之后要立即成孔,同时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报告递交给监理部门进行审核。另外,还需要对岩土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进而可以促使岩土工程施工效率有所提升,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桩间土喷护施工应对措施就是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层分段挖掘工作。同时,在开展喷射混凝土工作的前期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固定工作。而锚索体材料在实际选择过程中,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满足施工单位的需求,保障每根锚索的钢绞数量与设计要求相符合。与此同时,在桩施工完工后需要开展桩顶连梁工作,使得施工技术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和利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素的影响。不仅会使得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而且还会给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所以,对于不同地域的岩土工程项目而言,应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对现场地质进行勘查,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且需要做好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边坡加固等施工技术应用工作,才可以妥善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保障岩土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使使用年限的提升,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使得施工质量有所保障,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参考文献
         [1]杨俊岭,赵朕,崔晓亮.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8):41-42.
         [2]陈祥生.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0):216-217.
         [3]史传迪,张宁,刘红超.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
         [4]韩双,常伟世,薛明义,etal.桩基施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