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伟
身份证号码:410522198802156***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属于较为常用的材料,混凝土与其他材料配合构成多种新型结构,由于混凝土结构制作工序简便,施工技术要求不高,操作便利,其应用价值较高、范围较广,可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确保土木工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论文阐述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为满足更多的居住需求,土木工程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从土木建筑的建设角度看,由于该工程类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提升,并满足人们在不断提升的经济环境下对生活质量的各类要求,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应就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强化施工技术以在保证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建筑外观性与功能性的基本需求。
1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外界温度变化影响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时,整个混凝土的结构施工不仅会受到水泥因素、外加剂因素以及矿物掺合料因素的影响,整个的环境温度也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旦外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直接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温度应力受到影响之后会加剧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所以,一旦外界的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整个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就会急剧增加,进而相关的混凝土裂缝也就会变大。混凝土所具有的厚重程度也会对混凝土的结构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会增加外部约束力,这也会进一步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约束力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内部约束力和外部约束力。其中,对于整个混凝土结构影响最大的当属内部与数理影响。因此,可以明确控制相关温度以及减轻约束力的重要性。
1.2材料配比的影响
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具有严格的规范及标准,同时也需要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计算、施工等能力。材料配比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粗集料的干净、干燥程度,要求粗集料内不应含有杂质。同时,混凝土材料的供应商资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材料,如果供应商资质不足,提供的材料内混有过多杂质,将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需要经过严密、科学的计算,通过粗细骨料的精准配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及硬度。
1.3混凝土裂缝
结合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特点,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这种现象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无法提高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首先,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其作为混合型的材料,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材料会受到自缩因素的影响,当施工结构的应力发生转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引发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无法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效果。其次,在土木工程的建筑中,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掺杂着较多的添加剂以及矿渣,这些材料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约束,长期使用中会引发工程裂缝,降低土木工程的施工效果。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框架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结构的使用功能,还应针对框架架构进行持续的优化设计,将合理的框架结构作为提高整体结构质量与应用效果的重要基础。框架结构是施工技术方便运用的重要前提,其既包含建筑物长、高的比例设计,也包括纵横墙面的设计内容。
只有在良好的设计方案下才能实现调节结构、降低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风险的技术应用目标,提高结构刚度的同时也能保证其承担的载荷分布合理性。想要开展合理的结构设计工作,不仅应计算结构的基础深度数据,还应对出现的沉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降低结构的应用安全风险,提高其应用可靠性。圈梁与构造柱同样应作为结构的设计重点,从而进一步提升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为其稳定性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隔热也是建筑中的设计重点,其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可以采用沉降验算或是沉降量控制等方式优化整体结构,从而起到隔热效果,为框架整体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混凝土的浇捣
混凝土结构浇筑前,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调整好水灰比。浇筑过程中要根据标准选择浇筑模板、设备等,确保浇筑过程始终连续。对于基础底板类的混凝土结构浇筑,因其厚度较大,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散热措施,避免基础底板结构的温差波动较大,造成严重的底板裂缝问题。对于建筑墙体的混凝土结构浇筑,要确保浇筑强度、稳定性,努力提升墙体施工质量。在浇筑施工前,可以将墙体底部浇筑与其相同的砂浆,然后分层开展墙体的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若振捣设备出现问题会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混凝土厚度进行振捣器选择。一般当混凝土厚度超过30cm,要选择表面振捣器。若浇筑面积相对较小,可以选择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的使用一般分垂直与斜向振捣,对于垂直向振捣而言,需要保持振动棒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对于斜向振捣而言,需要将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定角度。根据现场需求选择振捣器,然后结合混凝土施工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2.3增强整个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要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地增强整个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之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第一,在混凝土中合理增添材料,由于裂缝的产生与传统材料的使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新型材料,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还有一些金属纤维等增强型材料。第二,加入一定数量的添加剂,要控制好加入的量,通过这种方法也能够直接控制整个混凝土的自缩值,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第三,合理运用一些科学的计算手段,对整个混凝土建设工程进行相关计算,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从而辅助土木工程建筑设计人员的相关工作。第四,在整个施工开展前期,应该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实验与研究分析,选择最佳的原材料配比,以此保证整个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2.4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是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质量缺陷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首先,温度与湿度对混凝土影响较大,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保温与保湿工作。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材料配比不同,其对于养护时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需要进行14天以上的保温保湿工作,其他类混凝土则需要7天的养护周期。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成分,计划保温保湿周期,确保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其次,混凝土成型后,需要对钢筋模板进行拆除,此时混凝土结构将置于阳光下,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将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土木工程的项目特点,在具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项目需求,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以及工程施工的特点,细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施工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材料配比、裂缝控制以及温度应力的控制等,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工序的稳步进行,为土木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可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4.
[2]刘丽.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4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