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星燎
[导读] 摘要:光伏发电是指利用相应的光面原件将太阳能进行能源转换,在当前能源耗用的情况下,以太阳能可再生资源为基础,可有效替代传统火力发电,真正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光伏发电是指利用相应的光面原件将太阳能进行能源转换,在当前能源耗用的情况下,以太阳能可再生资源为基础,可有效替代传统火力发电,真正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属于一类电力能源余量供应系统,其实是在用户周边建立相应的发电设备,以满足用户电力需求,然后通过光伏组件多余的电量进行其他利用,以满足用户生活需求。本文以光伏发电为切入点,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优势以及运营模式,阐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及效益。
        关键词: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成本;效益 ;
        1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优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众多的新能源中,太阳能是各产业青睐的关键能源类型。因为我国处于理想的光照地带,太阳能较为充足,所以需要根据地区的发展需求选择应用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是指将电力转换设备与地区内电网进行结合,将光伏发电设备中的电能进行有效导出,以避免出现电力盈余问题,进而有效将剩余的电量进行高效的转换。现阶段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下列两点。
        1.1 市场化优势
        能源的转换利用可有效降低地区内电力网络的运营负担,例如,部分地区白天所采集到的电能可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以外,还出现剩余现象,此类剩余电量如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则代表着能源本身的浪费。如果大型企业通过光伏发电设备来实现电能转换,但光伏发电设备本身的发电量并不足以保证企业的用电需求,这就造成能源供应短缺的现象。而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则可有效解决能源过剩或紧缺的现象,以达到基于市场化调节的能源供应模式。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入,按照现行并网方式每户都要安装调试并网逆变器、发电关口表箱、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隔离和检修接地装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下网计量表计配电箱、电力信息采集装置、台区供电关口考核计量箱、客户安全用电配受电设备,以及停电检修与运行保护接地等至少8个以上配电装置,才能满足完成并网调试安装运行要求。
        1.2 成本优势
        光伏发电本身属于一类的综合性系统,在前期设计、中期建设以及后期运维中,都将消耗大量的经济成本,如某一环节存在缺失现象,则无法令光伏发电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而通过光伏发电并网措施的施行,则可将两类或者三类光伏发电设备进行组合,这样可有效节约成本的投入,同时也可为电力能源的持续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2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运营模式
        2.1 自发自用
        自发自用模式是指光伏发电设备的建造投资是由用户个人承担的,整个设备系统所发出的电量由用户进行自由支配,当电能供应超出用户使用需求时,则设备盈余出的电量将自动转至公共电网中。如果光伏发电设备所供应的电能量低于用户使用需求时,则电网系统将对用户的电量需求进行补充。此类自发自用的运营模式中,用户则作为电量供应与使用的主体,在光伏发电设备运行中,用户需对整个发电过程进行相关管理,其既是用户享受用电的权利,也是用户应具备的责任。但从当前我国电力网络发展形势来讲,此类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设正处于开展过程中,其整体运营形式仍受到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为此,地方政府必须依据现有的电力供应形式以及电力能源消耗情况来进行相关政策补助,以此来推动我国光伏发电电网工程的建设。
        2.2 第三方运营模式
        第三方运营模式属于成本进行全部承担,例如前期设计成本、并网成本以及后期运维成本等。

光伏发电设备所产生的电能将实时导入公共电网之中,然后由相关部门电能进行分配,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实现电能的均等利用,以降低单体用户在独立用电过程以及由于电量导出中所造成的电力损耗。同时在电能集中分配下,可有效提高整体供电网络的这种运行能力,并可正确测定出电价费用,为人们的用电需求提供基础保障。
        3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中各项工程所产生的成本为如下五个方面。(1)地区内电力部门要针对太阳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效率进行分析,然后依据区域内的空间划分来正确界定出工程电网的位置,保证电脑的产生与传输过程中线路损耗降到最低,此过程消耗的成本为初期建设成本。(2)通过实验来对并网工程内的区域,进行太阳能资源的整合分析,正确确定出光伏处理与实际负荷的线性关系。然后通过将光伏发电网的电量供应比值与用户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消耗比值进行综合,以特殊公共配电网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电力分配机制,同时电力人员还有一些地区内空间结构,以及电力的动态损耗,来确定出发电机的总体容量。(3)电力部门应以及企业的供电情况来制定出多方案的并网发电机制,同时工作人员应对方案进行探讨,查证出每种方案的可行性与存在的不同,然后将方案中存在的优势进行组合,以制定出精准的整合方案,为整体电力布局与施行提供一定的可行性。(4)待正确界定出光伏发电并网的具体位置以后,应对周边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再通过电力供应形势来确定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实际运营模式,并对其进行这种电力改造与接入方面的计划优化。(5)针对光伏发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现象来建立完整的运维成本体系,然后通过对电力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所能产出的经济效益,与设备损耗成本进行对比,进而完善电力传输的运营方案,以此来提高电力网络的运行质量。
        4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效益
        从我国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网工程的开展现状来讲,其整体覆盖面并不完善,且各类技术体系在细节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这就造成实际操作环境存在局限性。再加上电力网络原本的运行结构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这种自产自用运营模式仍将占据很大的比例,其间接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推进造成影响。然而从现有的资金导入情况来看,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推进,在电力供应以及经济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且建设成本以及认为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支持,令整体供电形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与传统资产自用供电形式的对比度来讲,无论是哪一种电力功能形式,其都存在着一定的这种优点与缺点。随着当前能源的不断消耗,此类绿色能源的电力转变,已经逐渐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也开始针对电力运营进行相关的政策支持与制度约束。部分地区已经针对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这种建设,下达相应的补助支持,各区域之间的电力价格也将受到一定的等位调整,这样一来,发电电网统一供销模式的优势便体现出来,其与传统的资产自用相比,可有效避免产权分界的现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的这个各类成本管控形式,可保证用户在实际电网过程中各类成本不会受到损耗,其对传统的资产自用运营模式的主动权得以延伸,真正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调配。此类运营模式产生经济效益,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可有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
        结 语:
        通过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可有效承担现阶段高速发展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减轻电力企业的运行压力。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则是将独立的自发电网络进行有效整合,然后将电力资源进行集中分配,其有效提高电力企业运行效率,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郇志坚. 赵卫敏. SolarCity融资模式对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8(06):29-36.
        [2]马溪原. 郭晓斌. 周长城. 雷金勇. 胡洋. 赵卓立. 郭祚刚. 电网公司投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典型运营模式分析[J].南方电网技术,2018,12(03):52-59.
        [3]王 涛.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及效益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