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玲
招远市毕郭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 265412
摘要:现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促进当代新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在开展农村工程建设期间难免会产生诸多问题,而如何解决农村各类工程建设阶段产生的问题,是现阶段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饮水安全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对于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以及农业生产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已经成为未来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1农村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1.1农村水利机构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其所涉及的内容除用水、取水外,还涉及机器升级等。对于当下农村管理机构来说,对于整体的模式和管理体制相对来说都比较单一。而且对于职能的转变也不是很到位,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也没有很大的变化。总的来说,之所以农村水利管理存在那么多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农村的管理模式比较简陋,维修机械费用不够齐全,整体水利工程建设体系不够稳定。
1.2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设计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在职的工作人员对相关的资料了解不够全面,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外,一些设计人员不能完全且透彻的理解编制大纲,导致设计出的方案不符合编制大纲的规范标准。
1.3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未实现规模化,小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基本上是组织农民开展的,在建后的管理工作上也就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无法对项目设备进行维修。对于这一问题,有些地区提出将饮水安全工程统一交给专业公司进行统一维护管理,但是大多数农民并不想承担额外费用。为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后期的管理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增加基础管理人员,提升基层工作人员薪资,从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借助培训掌握管理维修流程与技术。另外,还可以尽可能的吸引信息化方面的人才,针对分散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数据平台,提高后期运行管理效率。
2推动农村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2.1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为了保障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有必要完善相应的管控体系,全方位保障管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充分发挥工程作用,为农业长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结合新农村建设、三农发展等对现有运行管理制度加以创新和优化,重点改革传统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更加贴合水利灌溉工程运行发展需求的制度保障管理效果。其次需要完善监督系统。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内容复杂,同时面临较大的运行安全风险,如果不能保障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很容易影响工程实际运行效果,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一方面需要建立管理责任体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与人员头上,明确管理内容与标准,建立多级监督网络,对人员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重点作业的管控,尤其要对高危作业进行重点防范,降低安全风险。通过相应的体制建立,可以保证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的具有规范化,保证每个部门可以合理有效地进行检查操作,从而维护好最为基本的水利管理体制。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方面,通过体制的健全,可以使得整体的意识和行为有所约束,通过不断的约束和行为准则的宣传。
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人员的管理意识,从而帮助农民形成有效的环保意识,改观相应的工程管理体系,减少成本的投入。
2.2创新管理人员的培养方式
在农村水利工程的设计上,要不断提升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首先,在施工前不断吸收专业的设计人员,并准确核实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并通过测试进一步检测其实际设计水平,择优录取。其次,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最后,对相关设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提高其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
2.3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制度
进一步完善县级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强化县、乡、村三级运行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形成责权利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县政府的工作经费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的保障下,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充分调动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参与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管护工作,以达到进一步落实“三个责任”,完善“三项制度”的效果。
2.4建立水价管理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服务对象是农民,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经济水平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经济水平严重落后的甘肃地区,农民对于水价的承受能力有限,这也是导致水费征收困难的主要原因。为此安全饮水项目要合理确定水价,结合服务群体及其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征收合理水费,逐渐开展水价改革,从而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有偿供水、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2.5水质监测与应急机制的建立
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有效展开对水质等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控,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水质监测制度。加强广大农民群众对水质安全常识的认识,有效保护水源地,同时也要求水利部门加强与卫生防疫部门之间的合作,定期对供水工程进行检测,建立长期的水质监测机制与应急预案。同时,也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水质达标,从而保障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性。一旦发现水质监测不达标,要积极采取应急对策,避免未到达饮用水标准的水源投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
2.6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高效建设各类农村工程的重要措施。首先,在公共财政投入方面,农村建设规划是部分地区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在建设阶段得到公共财政的关注和投入,可以促进此类工程的具体实施进度,为当代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其次,针对农民投入方面。农村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的建立是利民利己的优良事宜,政府在划定工程建设后,应该及时通知该地区或该城市内部的居民,积极参与到资金投入工作当中,根据较为科学的民主议事、政策落实、技术引导、思想强化等工作方法,让城区农民与政府引导者齐心协力,快速完成相关工程建设任务。最后,在社会资金投入方面。社会力量是我国建立各项工程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农村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倘若能够得到社会资金的投入帮助,将会使建设阶段遇到的各类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引导社会环境当中的资金力量,以合作制、股份制等方式加入到农村综合工程建设当中,并明确社会资金投入阶段所占据的综合产权,为日后应用相应投资回报机制回馈社会资金投入群体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调动社会力量进行资金投入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同时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则还需要在市场管控、资金筹措等方面为农村水利工程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魏晓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几点思考[J].地下水,2015,37(5):110-112.
[2]陆立军.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4):104-105.
[3]郭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