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珊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阿克苏有限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地进步以及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互联网的使用价值以及使用范围一直在扩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同时推动着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层次和高标准,人类社会正在朝向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保障互联网以及群众文化的建设之间可以有机和深入地融合,进而更好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开展服务。建立“互联网 +”平台以及数字文化中心,在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交流体系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政府部门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互联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A
1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主要是指群众自我开发、自我参与的社会性文化。这种文化的开展主要以群众活动为中心,更加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群众文化是经过长时间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我国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我国当前社会的文化状态。以下对群众文化现象和建设进行简单概述。(一)文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需要完成所从事的工作之外,还会主动参加一些活动,以满足自身的娱乐需求。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都十分广泛,群众文化活动就是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且群众文化会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二)文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对于群众文化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文化建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群众文化不仅能够体现出国家的特色,也能够体现出民族的特色。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文化建设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
2互联网对群众文化带来的影响
2.1互联网的具体特征
互联网具备通信多样化的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目前,网络的发展和使用很少受到年龄及繁荣程度的影响,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文化当中。互联网具备便捷性,无需专业人员指导就可以轻松访问。互联网为视频聊天以及语音聊天提供了发展的优势,使人们的社交方式大幅改变,他们可以在家里更好地与亲朋好友进行交流。在人们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有其隐蔽性和技术性,网络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网络暴力,互联网使用低龄化趋势现象等,因此,对网络实施管理是非常必要的[3]。
2.2互联网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在线文化交流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在线学习让每个人在家就能接受名师辅导,足不出户就能利用互联网学习文化知识、与朋友分享生活共同进步。特别是在全球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在线教育发挥了极大作用,优势凸显。学生们上网课、接受老师在线辅导;从业者可以在家利用互联网居家办公、开视频会议;在家就能云旅游博览世界等。
3“互联网 +”时代群众文化工作
3.1依托群众文化发展精英文化
要想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正确区分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作为发展动力和基础的。
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从发展内容和发展主体上看,又有着些许差别。精英文化主要以知识分子为主,而群众文化则是以普通的人民群众为主。精英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只有实现二者的统一,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3.2创新技术应用,巧用新媒体技术
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立足于社会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技术应用,积极全面实现文化服务以及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入。尤其是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依托于这些新媒体技术以及短视频平台等,全面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交互性,全面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多元性,以形象生动、图文结合、视频传播等多元方式来全方位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更好地营造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氛围以及新环境。在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广大的职工群体才是主体与关键。为更好地推动职工群众文化活动迈上新的台阶,必须依托于职工群众的文化诉求以及实际特点,必须充分全面的把关他们现阶段的迫切需求,全方位加强同职工群众的互动与沟通,继而更好地提升职工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针对性,继而更好的优化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质量。
3.3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工作者一定要利用各种新媒体实施针对性的宣传和策划。为了保障公众利益,文化中心组织的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一定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媒体平台实施“营销”。在公共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只有进行广泛的群众化宣传,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政府提供的具体公益文化服务、了解到服务内容,才能有计划参加专业的文化服务活动,提升个体文化水平和社会满意度。
(调整成企业中群众文化工作相关内容)
3.4加大投入,建设基础信息平台
在“互联网 +”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各种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面极大、影响也极广。馆办网站目前仍是群众全面了解知识和信息的官方平台。因此,首先要建设并维护好群众文化的工作网站,为群众共享信息资源提供比较重要的窗口。除了一些基本的内部组织介绍、活动信息发布、文化团体、文化项目介绍、非遗产项目展示以及在线咨询等之外,网站还可以尝试建立关于大众文化的相关信息机制,保证人们及时了解公益性文化活动信息,有选择地参与文化活动;也可以在网站上设置活动查询系统、人才展示平台、在线注册系统等,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和急需的信息,比如公益文化赛事的具体名称、地点、时间以及联系方式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赛后信息”转变为“赛前信息”,真正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及选择文化的权利。
结束语
在全新的数字时代历史背景下,怎样把群众文化与数字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序开发、科学利用,是当前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群众文化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才能充分利用数字网络更好地开展工作,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要勇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新途径、开创新局面;不断推动群众文化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进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秦小云.论“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创新[J].大众文艺,2019(17):7-8.
[2]蔡玮炜.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14):7-8.
[3]李璐.“互联网+”时代下群文戏剧的转型蜕变[J].戏剧之家,2019(22):16-17.
[4]沈怡琦. 文化生产视角下中国群众文化体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5]刘仁.谈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活动[J].大众文艺,2019(1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