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会强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企业青年员工目前现状,以及剖析问题根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为企业深化青年员工队伍建设提出新思路,新方向。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电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青年员工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青年是企业未来的希望,是公司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脊梁,关心青年职工就是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要注重青年员工队伍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要深入思考如何改变公司目前的机制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青工职工队伍建设的问题,必须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公司和谐稳健发展。
为此,如何培养青年员工迅速成长为企业的生力军和技术骨干显得尤为关键。
二、青年员工成长的新发展
(一)青年员工思想现状?
虽然企业青年员工大部分青年员工的思想主流是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但部分青年员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适应能力较差。由于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思想上还没有转变,没有完成由一名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从而导致青年员无法很快融入企业。二员工对自己从事工作缺乏学习主动性。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较大、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对工作不能认真思考,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新知识。三是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工作中总是想着离开生产一线,去条件舒服的工作环境当中去,不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二)产生问题的根源
一是思想多元化,青年员工经受各种新潮思想洗礼,思想活跃,但有时候不够成熟,急于求成。二是理想与现实存在很大落差,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刻认识,当面对一线生产环境,理想和现实会产生巨大反差,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三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存在享乐主义。四是缺乏科学的管理团队。基层管理团队对青年员工重视程度不够,无法真正的搭建学习平台,从而挫伤了青年员工积极性,导致其发展的局限性。
(三)青年员工成长的新发展的途径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用人激励机制。建立了一套目标化、责任化、流程化的激励考核体系,形成了员工努力、公司尽力、家庭助力的运行机制,营造了青年员工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快速提升业务技能水平的预期目标。将“以人为本”经营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做到事业留人、培训育人、关怀感人,让青年员工拥有“成就感”、“家园感”,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召唤人才、用核心的企业价值观鼓舞人才、用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人才,真正实现“人才兴行”。
建立青年员工管理组织,组建科学培训体系。培训是对青年员工最好的福利。为了打造青年员工快速成长的新通道,针对青年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成长培训计划,分层制定培训目标,不定期抽查、抽考,并在局域网上通报抽查、抽考结果。培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务求实效,确保青年员工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培训的内容既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也包括业务技能素质,既包括生产技能素质也包括安全知识和意识,既包括安全生产技术技能也包括优质服务待客礼仪,既包括具体技术细节也包括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等宏观知识。从基层、基础、基本功抓起,着力提升青年员工业务技能。
此外,建立完善工会、团委群体组织,以各类创优活动和文明创建为载体,广泛发动青年员工激情和活力。
同时,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对青年工作进行专项管理,制定相关工作章程,不定期展开青年员工座谈会,了解青年员工思想动态,倾听员工心声,策划组织相关青年活动,举办青年联谊会、青年歌手比赛、青年业务技能竞技比赛、摄影、演讲比赛等,进一步了解与挖掘青年员工潜在技能,促使他们能展所长。
重视青年员工思想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电力企业是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辉煌光荣历史,是每个员工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新的发展时期,不遗余力地引导青年员工正视现实、脚踏实地,积极投身工作,激励他们承前启后,开拓创新,自觉肩负起企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结对帮带,打造成长“快车道”。发扬领头雁“传、帮、带”的作用,指导青年员工树理想、学本领、长才干,鼓励青年员工立足岗位、立足专业。认真落实师徒合同的签订和履约监管,定期检查督促师带徒效果。
任人为贤,提高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岗位流动,合理制定计划,加强各相关专业间互相交流与沟通,实行各专业间“互帮互学”模式,积极搭建统一的沟通学习平台,进一步拓展青年员工的知识面,达到取长补短、互促互比、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对外交流和学习,适时组织开展与区内兄弟单位的专业交流,取长补短。适当安排部分人员,到主要设备厂家学习培训,提高专业人员运维技术水平。
搭建成长平台,激发青年员工能动性。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处处可创新、处处有创新、创新有渠道”的良好氛围。畅通员工成长发展通道,开展管理、技术岗位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结合个人意愿、专业特长、岗位要求、年度绩效等内容综合考评上岗。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从技术层面促进健康发展。 结合技改、大修、春秋检预试、新设备验收等现场工作,大力开展实训练兵,着力解决工学、学用矛盾。以技能等级培训和鉴定为重点,抓好青年员工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适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专业技术比武,营造良好氛围,提高青年员工技能运维水平,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适应形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知识学习。关注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智能巡检机器人、一键顺控、状态检修、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安全风险管理等相关新思路、新技术、新技能、新知识的发展,充分发挥生产、营销等专业部室在智能电网及新技术新技能知识培训方面的专业优势,引导青年员工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使用新设备。
三、发展展望,统筹规划
本文主要基于青年员工当下面临的一些问题,梳理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新发展创新思路。总之,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员工的发展,企业只有加强青年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偏离,不迷失,才能引导青年员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企业实践中,才能激励他们承前启后,开拓创新,自觉承担起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青年员工只有及时“修炼内功”专注“埋头拉车”,不忘“抬头看路”“及时修正”,学会“礼貌谦虚”“展示担当”,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才能走的更远,站的更高。
?参考文献
[1]万利 赵大伟.“90后”青年员工——生活平衡与创新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
[2]郑玉 黄晓文 肖笛.心.电.途——电力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指导书[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