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建筑设计与文化思路总结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方幸
[导读]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设计是行业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最需要投入设计人员智慧和心血的一部分。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设计是行业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最需要投入设计人员智慧和心血的一部分。建筑设计在每个地区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目前在很多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虽然有创新思维和新的文化思路,但是很难完美地将其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探索文化和建筑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现代化建筑设计与文化思路总结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文化思路;融合
        引言
        建筑学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技术进步和艺木理论的拓展往往在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并相互促进。而在中国建筑学体系中,由于受到传统建筑观和继承自以巴黎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布扎”体系的影响,“重艺轻技”的倾向使“建筑即艺术”的观念广泛存在于师生的普遍认知中,大大限制了以技术为主要出发点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一、中国现代建筑的现状
        (一)丧失创新精神
        中国许多城市都能发现建筑设计剽窃现象,盲目复制或仿照外国著名建筑设计已成笑柄。20世纪90年代,郑州复制了法国龙翔教堂。在遭到法国的强烈谴责后,教堂被拆除了。另外,还有模仿其他国家的建筑设计,这种模仿已经成为了潮流,并且引以为傲,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成为了一大奇观,丧失了创新精神。
        (二)片面追求建筑设计创新
        我国现代建筑设计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同时,使现代建筑设计逐渐融合。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开始寻求新突破。这种创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建筑师片面追求建筑设计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使人们在追求新的、陌生的、怪异的发展中迷失,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中国现代设计能盲目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不能留下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痕迹。
        二、地域文化中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细节化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不仅应注重将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之中,更应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从细节处体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地域文化应用在建筑设计之中,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人们对于城市情感的独有体现,能够充分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将人们的生活状态、方式以建筑物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经济条件
        不同地域的经济条件也会影响建筑设计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建筑设计前,也要实地调查研究当地区域的城市经济情况,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大数据分析当地居民的经济实力以及消费水平。参考实际的消费能力也能对建筑设计做出合理的成本预算。如果建筑设计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当地居民的消费条件或是实际的经济条件,那么最终的施工效果肯定会得到严重影响。所以我们应尽量做到在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
        (三)环境因素融入建筑设计
        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是由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地理环境特点主要包括地势地形、水文地质等因素。不同的地理环境,建筑结构不尽相同,需要在适应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应首先对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将环境因素充分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不仅能够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更能将地域特色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
        三、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融合路径
        (一)注重节能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逐渐成熟,建筑行业已经将低能耗纳入了行业的成产目标和行业追求。低能耗在建筑行业中是比较前沿的追求,节能理念也十分符合当今时代的城市建设主题。


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整个建筑设计环节要尽量将环保理念体现到位,不做违反生态环境准则的设计。除此之外,在实现上述的要求基础上,我们对于所处环境应适度地进行利用和控制,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建筑设计的基础和重要工作,我们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应尽量发挥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我们的人文思想,同时也要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通过口号或宣传活动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主动将节能意识体现到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将设计方案进行能源方向的审核,使建筑项目有较低的能源消耗和资金费用,相关的实施部门也要做好审核工作,确保相关工作得到落实。
        (二)有效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建立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区域,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依照现代功能建筑的群落标准要求,明确建筑艺术设计目标,在传统建筑文化价值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调查建筑的地域情况,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思想,进行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不断渗透传统文化的特点,加强建筑设计的融合性,提升建筑的价值意义。传统文化思想对各种思想进行有效的判断,结合现代化建筑思想的优势以及特色,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设计融合思想,不断加强建设现代化建筑文化,传承中国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了解指导思想的价值意义。有效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建筑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促进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完善的构建体系。根据建筑的色彩、体量标准以及材料形式,协调分析建筑市场的发展前景,有效将不同建筑文化进行融合,采取科学的战略措施,通过分析和判断不同特点的设计手法,不断拓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改善传统文化的思想环境分析思路,促使建筑行业不断发展。
        (三)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要想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就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树立正确的美学态度,发扬我国真正的民族文化,建立我国的建筑业的自信心。因此,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样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四、生态设计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一)利用废弃材料创造景观
        对于一些有文化背景和历史底蕴的建筑设计,可以将一些文化要素融入到设计中,比如对一些古镇景观的创设,可以通过加入毛石材、残砖、青砖、枯井等景观要素来提升整个建筑的历史感。
        (二)合理布置水体景观
        在现代城市中,很多建筑形状规则,给人比较静谧的感觉。在一些街道、建筑中加入水景观能够明显提升建筑环境的动态美感,减少城市化建筑给人的压抑、局促的视觉效果,比如一些喷泉、溪流等,这些活泼的水体可以带动整个环境氛围。在有条件的建筑环境中,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活的水体景观,寻找一个合适的水体源头,通过优良的自然优势,引入到我们的建筑环境中。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在流行东西方文化结合、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应时刻谨记中华文化的特色。不能一味的继承传统文化,也不能没有限度地融合外来文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勘察和准备工作,提前深入了解当地的环境特点、人文环境和经济条件,确保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建筑设计工作要紧跟时代潮流,保有原来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从而创造出更有风格魅力的建筑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诗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借鉴[J].艺术品鉴,2019 (36):166-167.
        [2]李兴振.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研究[J].明日风尚,2019(24): 37-38.
        [3]陈一凡.建筑设计中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实现[J].工程技术研究,2019, 4(23):12-14.
        [4]崔云亮,魏汉杰.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语言的传承与交融[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63.
        [5]刘加平,董晓.建筑创新与新建筑文明——兼论新时期绿色建筑发展与建筑方针[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