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 常波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常波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基建规模越来越大,而土木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
        身份证号码:41088119810604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基建规模越来越大,而土木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桩基础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造成土木工程实施作业之时出现质量隐患的因素非常多,如果施工技术不专业、工作人员缺少施工经验、没有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标准,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桩基础在施工作业期间,其施工技术的开展与质量控制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只有充分重视起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改进工作,才能够真正保障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到顺利的实施。
        1桩基础技术概述
        桩基础简称桩基,一般可分为深基础、单桩基础两种,前者主要由桩、连接桩顶的桩承台构成,后者主要由柱、桩基构成。根据土木施工具体情况的差异,桩基础可分为高承台桩基与低承台桩基两种。其中,高承台桩基是承台位置处于地面以下,而桩身位于地表以上;低承台桩基的承台接近地表,而桩身全部位于地表以下。此外,根据桩基础工程性质差异,可进一步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为确保地表以上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在土木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技术可将不同方向的建筑承载力转移到桩基的土层周围。尤其在恶劣天气状况下,建筑物会受到大风、风暴等外力作用的影响,而应用桩基础技术能明显转移外力方向,最大程度缓解和降低外力作用下建筑物受到的压力与破坏。
        2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相关施工要点
        2.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工作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故在进行施工前要对所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化勘察工作,要做到通过勘察工作将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情况、水文信息、居民生活等环境因素勘察透彻。介于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与施工地点地形等地质信息具有很大联系,故在地域较为复杂的地区进行施工前,要安排专业化的勘察队伍进行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勘察工作,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专业探究,也要对所施工地区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还要做到将勘察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相关资料收集好,便于之后桩基础施工具有科学依据。
        2.2施工前基础准备工作
        在地质等方面勘察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从而保证桩基础施工得以正常进行,以下为施工前所需要进行准备的工作:①要对所施工的现场进行清理工作,将施工现场有障碍物的地方进行搬移和清理工作,还要确保施工现场地面的平滑性,使得施工现场更加干净整洁。②由于桩基础施工对于施工现场的要求相对较多,故在施工前要将施工所需要的基本物资准备完全,考虑到桩基础施工的密集性及成形的基本要求,还要对施工现场的平整情况进行再次检查。③由于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种类相对较多,且不同桩基础种类对于施工的要求不尽相同,故在施工时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施工技术,保证相关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符合基本要求,使得施工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
        2.3施工所涉及放线工作
        土木工程种桩基础施工中进行放线工作时要注意以下部分内容:①在进行放线工作时,要严格依据相关施工图纸进行操作,还要依据已有商定的放线方案进行合理工作,做到放线工作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要求和准则。

②在进行放线操作之前,还要对工作地区进行再次检查和确认,保证放线的定位工作不出现偏差,使得桩基础施工的轴线及相应位置正确,且确保轴线要落在放线网络多规定的范围中。③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的成桩效果符合基本施工要求,需要对放线工作的放线情况反复进行检查和核对,使得放线工作的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从根本上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3.1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筑桩技术
        在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就是注桩技术,在该技术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部分内容:①要向确保注桩的成效,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将相关进桩的操作做好,要做到借助于加大压力的方式进行压桩,在压桩时还要确保桩身和不同土层之间的紧实程度符合基本要求,使得土体的抗剪力得以形成。②在注桩技术施工时要将进桩的阻力进行相应释放,进桩的下压速度要维持在适合状态,进桩的方向还要与桩基相一致,做到进桩过程避开钢筋及预留桩的桩孔。③注桩技术施工的桩基础表面还要保持有相应的距离,使得相关保留空隙满足压桩的缓冲要求。④除上述内容外,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还要保证混凝土的粘合度满足基本要求,要确保混凝土达到所需的标准状态后才可进行浇筑施工,从根本上提升浇筑施工的质量。
        3.2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补桩与纠偏技术
        在桩基础施工时,要保证相关施工质量符合基本要求,还要将补桩与纠偏技术相关工作做好。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补桩技术属于施工的修复操作,主要针对在施工前期的打桩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符合标准桩基础,该技术所使用的作业方式属于压力方式,压力主要来源于建筑的承台结构所承载的静压力。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的纠偏技术主要针对桩基础施工中没有达到预计施工效果的施工部分,施工纠偏技术可保证具体施工操作的效果符合最初施工要求,且可保证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运行正常。此外,当桩基础施工出现倾斜或者偏离桩基础的正常位置时,可使用纠偏技术进行修复操作,通过该操作进一步替身桩基础的稳定性,将承台桩基的压力扩大化,可有效避免桩基础承台平面压力过小现象,也可对桩基础后期出现断裂情况进行有效预防。
        3.3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进度控制技术
        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中,除了要对所使用技术进行具体研究,还需要对实际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以下为控制施工进度所涉及的具体内容:①要确保相关项目施工能够高效如期完成,就要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对于施工图纸的审查,且在施工时还要做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面监督和分析,严格控制实际施工与施工图纸的基本误差,从源头上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②可通过强化施工单位的参与制度来控制施工进度,相关施工方要在条件运行的情况下,参与到施工管理方案的制定中去,做到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使得相关施工满足基本要求。③在相关施工管理方案确定之后,施工方还要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给相关管理人员,以此来保证施工方案落实在实处,也可保证施工进度符合预期情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桩基础施工技术经过长期应用已经日渐成熟,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地质、设施等各方面因素是影响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加强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改革与创新的力度,才能在促进土木施工桩基础施工质量与效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为土木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正.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2):254-255.
        [2]谢玲玲.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0):173.
        [3]宋尔斯.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16):78,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