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型水库现状及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贺英年
[导读] 摘要:本文对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研究,目前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总结出设施老化、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系问题和不遵循可持续发展这四个主要因素,并提出改革方案,帮助提升水库的管理水平。
        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水利管护所  青海省海东市  810599
        摘要:本文对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研究,目前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总结出设施老化、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系问题和不遵循可持续发展这四个主要因素,并提出改革方案,帮助提升水库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型水库;管理体制;现状;改革
        引言:小型水库的运行决定了农业用水、农村生活的水平,但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因素,目前国内很多小型水库管理都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支撑水库运行。因此需要创新和改革管理体制,满足水库的管理要求。
        1 小型水库管理概述
        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利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主要功能在于利用水库实现防汛、防洪的目的,做好水库维护工作,保证水库正常灌溉农作物。利用水库的有效管理工作可以让水库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提升水库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水库的安全性。随着水库的发展,社会需求、水库的技术应用和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对水库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包括重新编排管理工作和做好科学规划等等,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更为高效地发挥出水库的管理功能,确保水库的建设水平。目前,我国在小型水库管理工作并不理想,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很难满足发展要求,为此必须要保证水库管理体系的全面完善。
        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我国对小型水库的管理近些年来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退化的问题,有些的地区的水库无人监管,或者对水库的维修、养护不予重视,相关工作落后。这种松散的管理状况下,极为不利于当地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从总体上来说,主要的矛盾在于设备运行、费用、管理体系和环境等方面的不足。
        2.1 水库的设施老化
        很多小型水库修建的时间比较早,所以使用时间很长,水库的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很难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生产的需求。同时,针对水库设备的升级也存在不足,比如多数小型水库并没有安装现代化的水检测装置,导致在洪水、潮汛发生时不能提前预知,也无法迅速采取有效的方法应对。另一方面,目前多数小型水库的设备都处在年久失修的状态,大坝长期得不到修补,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容易出现漏洞、操作时令等问题,导致水库的功能逐渐丧失,甚至容易发生坍塌的问题,严重威胁水库和周边居民的安全。在一些连续大雨的天气,一些老旧的小型水库甚至容易出现溃坝事故,极为不利于生产和生活。
        2.2 管理费用不足
        小型水库的主要功能在于灌溉农田,在我国的体制下,多数小型水库的维护费用来源于农民的水费。由于水库并没有足够的创收能力,因此很难通过收取水费来保证足够的维护费用,同时,国家针对小型水库的维修投资也比较低,因此小型水库长期处于费用紧张的局面,导致水库的维修管理费用不足。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也难以实现对水库的管理改革和优化,只能缩减水库的管理人员、降低水库的维修费用以保证水库的运营,一些地区的小型水库甚至已经不再运营。在水库长期受到自然条件影响还依然得不到维修的背景下,水资源的损耗也更加严重,进一步压缩了水库的经济效益。
        2.3 管理体系不合理
        很多小型水库在偏远地区,管理制度创新不足是这些地区的主要特点,小型水库的管理也存在陈旧的问题,而且没有进行科学化的创新和改进,导致水库管理机制一直都比较落后,很难满足水利生产,建设的需要。在人员的引入上,也缺少合理的考核标准,导致很多能力不足的人员进入水库的管理工作中,加速了水库管理水平的下滑。有时发现问题之后不能及时上报,或者由于水平问题,对于水库正在面临的风险不能做出及时的判断,导致对突发事件难以预防,给水库的安全管理埋下隐患。在洪水来临时,也不能做好组织工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4 水库管理工作不遵循可持续发展
        水库的环境决定了水质、对水资源的利用,还关系到水库周边人口的生产、生活安全,依托水库管理工作,能调节周边的生态环境。但是很多小型水库的管理中,并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开展管理工作。由于水库的运行十分不正常,所以部分地区水库的排水质量不达标,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影响了周边生物的正常生存,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对地区的长时间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3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方式
        小型水库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十分重要,所以必须要推动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优化管理方法,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多角度地对水库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确保该地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保证水库的安全,维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管理经费投入
        小型水库的经费不足是当前小型水库管理的主要问题,加强经费投入是保证水库管理工作的基础。需要对小型水库的支出进行合理安排,尤其是要提高对维修和养护方面的投入,做好科学统筹,合理调整水库的使用费用,在确保水库能得到充分养护的情况下,保证水库的管理水平。更新水库的老旧设备,加装先进传感装置,提升水库的科技化水平,日常工作中,也要做好对水库的全面修正,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推动水库的正规化发展。
        3.2 完善管理和人员培训建设
        我国多数小型水库都处在管理松散和混乱的状态,必须及时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否则难以满足全新的管理要求。为了能提升小型水库的管理水平,首先必须要充分分析小型水库的管理要求,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通过安排专业的水库管理人员做好水库状况的监管工作,以满足水库的科学管理要求。例如需要2-5名专业人员进行看管工作,采取分层管理的模式,来对水库的运行状况进行管理。为了确保管理达到目的,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水库管理队伍,因此还需要在管理人员上岗之前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包括该地小型水库的特点、专业的水库管理技能,并且要做好职业素质的培训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责任与义务的划分,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做好对实际工作的统筹和安排,明确水库的产权归属、安全责任、运行情况等等的划分,并且在水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时采取完善措施。
        3.3 加强对水库运行的检测工作
        对水库运行情况定期检测能使管理人员知晓水库的运行情况,因此加强水库运行情况检测,也是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水库运行问题的监控,及时发现水库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裂、凹陷、护坡稳定性的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必须马上汇报,并及时组织人员维修,避免水库出现缺陷问题。其次,水库的工作者还需要加强对建筑结构的观察,以及检查各个设施的灵敏性、输电系统的安全情况等。日常工作中,也要做好水文观察工作,了解水库在江水、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3.4 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水库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做好管理防范工作。因此必须针对突发情况制定相应预案,并做好演习,有效应对突发情况。通过强化防范措施和安全技能,以及建设预警机制,保证能及时抢救水库,维护水库和周边的安全。
        结束语:小型水库是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在目前管理工作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通过加强投入、完善管理方式、做好检测工作和提升应急管理,满足水库运行的需要,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子辉,秦霞.长丰县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大坝与安全,2019(05):9-12.
        [2]黄路尧.关于小型水库现状及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区域治理,2019(40):123-125.
        [3]韦绵锋.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调研与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3):131-132.
        [4]范世勇.小型水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陕西水利,2012(01):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