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伟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14
摘要: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紧张的高中生活而出现叛逆、焦虑、暴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解决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困惑,利用体育活动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教育结合,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关键词:高中体育;渗透;生命教育;途径
引言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要从课上延伸到课下。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偏好,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适合什么样的体育运动,这些都要充分的考虑进去,从而有效地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体育项目,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从有效性方面,考虑体育课程的设置,实际上是需要教师根据目标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标准。因此,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需要根据原有教学的情况,从学生的成绩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估。从而系统的进行教学的改革,根据目标进行教学,提升教学的效果。
1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育的意义
体育锻炼具有舒缓心情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能宣泄学生紧张、压抑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在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体育锻炼能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体育锻炼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再次,部分高中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在学校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大部分体育项目都是团体的形式,能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包容、分享、共处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最后,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会遇到挫折和阻碍。体育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缓解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2高中体育渗透生命教育途径
2.1注重运动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就必须规范运动技术的学习,要以运动技术为教学的重心。由此,可以体现体育这门学科的科学属性,展现其科学基础。当然,教师在规范运动学习的同时,必须尽量简化运动的流程,并要注重根据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并遵循规律。此外,教师在规范运动学习的同时,要在考虑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开展运动技能的培训。换句话说,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社会需求、学生生活和运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此,既遵循了学生生命的发展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以健康成长。
2.2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突出
对于当前警院来说,普遍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不仅非常活泼,而且还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尽管知识学习的速度较快,但是自控能力较差。所以教官便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其突破心中障碍,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其一,对于一些较为胆小的学生,可以尝试对其自信心予以培养。而对于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则需要采取针对性辅导,帮助其逐步冲破难关。其二,普遍学生都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所以教官便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组织各种活动,促使其认真参与其中,体会胜利与败北,进而使其拥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2.3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高中体育教师还需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一步的加以丰富。因为考虑到学生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要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有优势的项目进行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习惯。比如在课余时间,有的学生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乒乓球,有的喜欢慢跑。只要让他们能够充分的享受这些体育锻炼的项目,他们能够经常进行锻炼就可以很好地,让他们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保持充沛的精力。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们在体育运动项目方面的这些特点,并且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可以通过集中给学生进行技巧的讲解和指导,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效果。要让高中的学生从享受体育锻炼,提升体能到提高体育运动成绩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学生从丰富的体育锻炼项目中,会有各个方面的收获,这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在高中阶段体育课程的开展经常会分成不同的项目来进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可以一起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他们不仅在课上可以一起锻炼,而且在课下的时间可以结伴进行体育锻炼。
2.4充分利用场地和体育锻炼的设备
在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让学生们拥有宽敞的体育场地,并且要提供丰富的可以使用的体育锻炼的设备器材。这样学生们才能从丰富的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才能从中有可能得到更多的乐趣。不过,也要注意一些安全的问题,场地的安全器材的安全维护都非常的重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们在课堂内外都有丰富的选择。因此,这需要高中体育教师围绕着材料设备维护选择安装的问题,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责任范围,而进一步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更多的同学真正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从体育课程当中受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作为高中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内化于心,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外化为行动,学生一定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最终绽放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92-94.
[2]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56-58.
[3]周建忠.刍议高中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7):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