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莲
东莞市洪梅镇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52316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国家更加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从思维拓展、学习能力、语言表达、文化素养这四个维度进行培养。小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关注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挺高英语表达能力;渗透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加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这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只关注知识的传统教学转变为注重小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本文将结合小学英语人教版PEP教材,通过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展示核心素养对英语阅读的指导作用。
一、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英语思维品质,就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点,比如:灵活性、深刻性等。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英语也不例外。小学英语人教版PEP阅读教材中,都有精美的配图与文本相对应。学生对插图感兴趣,这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让学生自己观察教材中的精美插图,针对插图内容进行思考,猜测这篇阅读可能讲述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Read and write”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中展示出书中的两个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小组相互提问,并在黑板上展示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如:“What are they doing?”“What will Robin and the ant say?”等。教师让学生自己先将文本全部阅读一遍,教师再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在此期间,要关注到文本的每一个细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问自答,回答“What will Robin and the ant say?”。在班上点一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从故事中找到“Please don’t sit on me. One day I can help you.”教师将学生找到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并向学生用英语提问“这只小蚂蚁会帮助Robin吗?”不同的学生,思考的方式不同,同样的答案,学生用的英语表达方式也是有一定的区别,如“Yes, the ant can help Robin find things.”或者是“Yes, the ant knows the weather and he can tell Robin it will rain because Robin is afraid of water.”
思维活动,尤其是较为抽象的思维活动,必须借助语言,无法单独进行。思维和语言,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够有效地推动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反过来促进思维的形成。教师应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讲述文章的含义,将其中关键词的含义板书在黑板上,分析重点句的语法。这种焦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增加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加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之后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均参与到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相互交流,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的“Read and write”的教学时,在完成前面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看“Can you help them put away the photos?”。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做个示范,比如:“Photo B matches the first diary because they’re pink.”在第一篇四月十五的日记中,用黑笔勾画出“pink”,在下面四幅图中找到第二张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篇日记中的关键信息,找出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找到与之对应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每一个文本对应的图片,并用英语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图文对照的学习方法。
.png)
答案:Photo A matches the third diary because their eyes are open.
Photo D matches the second diary because they have white fur.
Photo C matches the fourth diary because they can play with Robin.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向学生传授学习英语的方法。让学生在面对阅读时,采用略读的阅读方式,缩短阅读时间,快速掌握关键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只有多交流,多表达,其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对于小学英语而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借助英语语言工具进行理解和表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文本,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不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并在不断的训练中,形成英语语感。
教师若要创设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就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关注到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Read and write”的教学时,在学习完本节课的英语故事之后,教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What do you get out of it?”学生在大脑中回忆整个故事,动脑思考,举手发言。“If you have friends, they can help you.”“We should always help others.”等。
英语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Story time”的故事中,蕴含很多的文化。教师需要在教学的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性评价文本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当Can开心地回到家里时,教师展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家”,问哪一个是“Can”的家。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Can”的家人。学生回答: “There is an old bag in Can’s home.”“There are many old water bottles in Can’s home.在这样的活动中,既让学生学习英语,又能在无形之中渗透垃圾分类的知识。
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有所创新,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拓展;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挺高英语表达能力;渗透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加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曾慧红.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7-288.
[2]赵小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