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 李婷
[导读] 从目前来看,班主任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李婷
        云南省兰坪县通甸中学,云南  兰坪  671402
        
        摘要:从目前来看,班主任管理工作困难重重,这主要是因为:留守学生过多,班主任缺乏与家长直接沟通的机会;学困生普遍存在;学生逆反心理严重等。再加上长期以来,班主任以较为落后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学生不服”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强化班主任管理工作成为课堂改革之必然。作为“领军人物”,班主任更需从理念创新入手,结合农村初中生实际,着手展开管理工作。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人们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但是因为农村一直都和城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济实力相差很远,基础教育的措施也很差,师资力量也存在着很大的空缺,这都无形中增加了教育的难度。所以在现代农村初中教学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相关的部门也要支持其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农村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
在农村教育中,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探索教学问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整管理方法。现阶段,部分农村班主任缺乏专业指导理论和实践。他们只根据学生的工作经验来管理学生,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指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班主任管理效果不理想。此外,一些班主任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心理辅导。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对学生青春期心理的管理问题
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所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这其中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既幼稚又成熟所造成的。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己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非常喜欢表现自己,容易情绪化,同时从众心理也非常的严重。主要就是学生在这个时期是处在一个反抗与接收之间的矛盾心理。要对学生的心理做到细心的观察和指导,从而有效的保证他们在青春期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真切的体会到青春期的色彩,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各种不好的情况出现。
(三)留守儿童多,学生思想工作难做
父母是学生最主要的监护人,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农村地区情况特殊,父母在子女教学中的作用被严重削弱,学生和爷爷、奶奶之间又存在较大的代沟。因此,农村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就比较大,老师从学生家长那里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很难全面掌握学生的心态,学生思想工作比较难做。


        二、农村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面对学困生的时候,首先要培养起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他们的乐趣出发,让他们发现知识的趣味性,同时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让他们也懂得其实学习并没有那么困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要学困生取得一点进步就要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可以让他们得到大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促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其次就是采用取长补短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彼此一对一的帮扶教学,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学习,而学困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帮助优等生,从而做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联系学生家长,共同管理学生
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拥进了城市,进行打工。于是在农村大部分都是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这样导致了大量的孩童存在于农村,而且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教育,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出现变化,人格出现问题和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这样不但影响到了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作为父母,作为学生最主要的监护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及管理还是应该担负很大的责任,这一点无论从法律层面来讲还是从情感角度来讲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班主任老师要尽可能联系学生家长,督促学生家长加强对子女的保护和引导。老师应该和学生家长联合起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共同管理学生。家长可以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当前的困惑。如果需要,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与班主任老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应逐步完善相关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校变成学生温暖的家。首先,农村初中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建立微信群、QQ 群,发一些学生在教室学习的照片,随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周考、月考成绩,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良好的教育方式,实施家校联动,实现家校共育。
(三)班主任注重自身修养
班主任的决定对班级很重要,甚至影响每个学生的命运。农村中学和班级教师工作量大,但仍需继续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能力。班主任不仅要学习与教学部相关的本体论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丰富的本体论知识受到学生的推崇。渊博的条件知识使学生们深信不疑。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老师才能来找学生,给他们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佩服,听老师的教学;课堂管理中,任何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有有条件的知识,处理课堂问题才会有针对性、基础性、适应性和应对性。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学习榜样。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农村初中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及时跟班主任沟通。然后,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鼓励学生展露内心,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进而能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三、结语
我们知道在农村的教育中存在这很多的困难,比如像教育经费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和师资力量问题,特别是在对初中生教育的时候,要对那些学困生进行很好的教育,同时要对学生做好相关的心理辅导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找出相关的对策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保证农村的学生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邱莫.浅析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J].知识文库,2016(5)
[2]张国刚.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4):157-159
[3]刘春明.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J].教书育人,2018(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