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何宗宇
[导读] 小学是学生的初级学习阶段,也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何宗宇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心镇梭罗村完小 674800
        摘要:小学是学生的初级学习阶段,也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这样的数学课堂就很容易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方法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极大的帮助。现阶段,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再加上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带来了极大压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习惯理论说教,一味追求学习结果,忽略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通过题海战强化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甚至研究各类数学试题的解题技巧,让学生生搬硬套。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效果却不甚理想。甚至还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使得数学教学长期处于低效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将数学教学凌驾于生活之上,架空数学,让学生对很多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只能凭感觉做题。数学知识灵活多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数学学习的需要。因此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更贴近生活化,让学生在感性的生活背景中充分理解、消化和吸收,强化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境是前提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热点情境、实验情境等。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趣味性、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回答这些问题,提高课堂的活跃度,激活课堂的氛围;可以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也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小游戏,播放一些使人精神放松的音乐,使课堂不再枯燥和乏味。
        (二)引入微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不难发现,数学知识的概念性很强。尤其是在立体几何和平面图形等知识的学习中,单纯依靠教材和板书,学生很难理解空间和平面概念。但在引入微课后,教师采用知识动态转换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数学理念,让学生自发进入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海量的微课教学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例如,在图形周长、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边长、长和宽等概念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计算操场、乒乓球台和篮球场的面积和周长,借助微课的辅助教学功能,解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逐渐从知识教学转向能力教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加充裕的独立思考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仔细研读教材,提升教学效率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材料,是知识的主要载体。课程的改革使教材也发生了变化,而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更是学生快速有效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例如:在一年级下《找规律》第一课时之前,读了一遍教学参考,并发现一句话:一般情况下,以一组事物至少重复三次,这组事物就是有规律的。正是这句话颠覆了我对有规律事物的理解,后来通过研读教材中的习题、例题,发现书本上的例题有些重复了两遍,所以对图形和数字的一些简单重复,只需重复两次便可认为有规律。而对于等差数列等类似规律时,便至少重复三次才可认为是有规律的。从此例可以看出,研读教材对传授正确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在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少走弯路。
        (五)优化动手实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动手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活泼好动,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将他们固定在座位上,束缚手脚的同时,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解放出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求知的欲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从而构建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立成.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49.
[2]康东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87.
[3]周树萍.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23-5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