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落实,课堂教学的开展应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主,所以教学思想上要注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育学习行为。快乐体育的运用可以改变教学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积极参与,得到体育核心素养的建立和发展。而在运用上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将快乐感受与实践教学做结合设计,发挥教学的组织引导作用,还要注意快乐教育落实中教学目标、实际效果、综合素质的实施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快乐体育;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运用策略;注意事项
前言:小学体育教学随着课程改革有了新的教学目标,不再只关注体育行为,需要保证体育教学下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体育精神的建立、体育习惯的培养,以应用体育课程的行为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差异和教学组织的影响,学生在其中的主动性不强,部分学生游离在体育教学活动之外,缺乏积极参与的想法和认识,也没有行为向思想的转化。对于此,教师要运用快乐体育,改变教学的形态和内容,以让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兴趣,在课堂中可以积极参与。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快乐体育的运用策略
小学生的年龄小,其兴趣也较为简单,所以在快乐体育的运用策略上只需要考虑行为感受和趣味内容就能实现主动参与思想的激发。具体的策略上可以采用个人表现、趣味游戏、信息教学、互动参与、结合实际,让小学体育课程成为学生的游乐园。
(一)增加实践表现环节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展现都是以讲解为方式,其形式较为枯燥,而学生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也缺乏主动尝试和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现在小学生的表现欲,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表现环节,让学生成为教学者,既树立榜样,也让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呈现,使所有学生愿意去模仿和尝试,也就可以形成一个快乐地学习氛围,有助于体育学习中的思考和实践。比如在足球教学中,班级中肯定多对足球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就让其做足球知识讲解和技巧的表演,让教学不再被形式所束缚,学生能够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能够有效改变课堂中学习的感受和体会,保证了体育学习的快乐感受。
(二)组织趣味游戏活动
小学生本身对于体育课程就有兴趣,而游戏又是所有年龄段学生的抓哟兴趣点,教师应抓住游戏活动下学生的积极性,以组织趣味游戏活动为策略将快乐体育理念与教学做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感受。趣味体育游戏有助于身体素质锻炼的进行和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1]。比如在低年级的跑、跳等基本动作教学中,如果只做固定姿势的教学,就削弱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兴趣,可以从形式上做趣味游戏设计,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也以快乐的内容为引,带动理论认识向行为认知的转化,有助于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其中可以采取“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当教师喊出一二三之后,学生要保证跑和跳的姿势,错误的要被淘汰。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而学生在游戏中也能做自我反思和不断尝试。
(三)引用信息技术教学
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程中加入了健康知识的内容,而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较为抵触,感觉占用了室外活动的时间,所以学习理解的效果不好。对于此,教师在快乐体育思想下可以引用信息技术教学,将健康知识的内容生动化,也利用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有兴趣的特点,实效高效的体育健康知识教学。在策略上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详细展示健康知识内容,并结合具体的体育运动行为作介绍,让学生在观看中获得快乐感受,也能将其中的理论与自身的身体和行为做联系思考,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建立快乐互动环境
在快乐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中,互动参与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小学生参与性的最有效策略。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建立快乐互动环境。首先要相互尊重,减少固定内容的要求,允许学生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但是要把握安全性,让学生有参与教学的行为。其次要建立互动的形式,可以开展小组竞技,合作练习等,使学生之间成立小集体,以实践互动交流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最后则要将体育精神与快乐互动结合,建立体育竞赛,让学生有体育能力展现的平台,也实现快乐下的综合素质成长。
(五)重视主体兴趣需要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成长逐渐会有兴趣上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在生理上也会男女生的区分[2]。所以在高段体育课堂教学中,快乐体育的运用策略要重视主体兴趣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程结构,让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够有所发展,保证体育学习和运动行为的快乐感受。比如可以采取兴趣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兴趣小组,然后在课堂中让同一小组之间的学生作交流学习和运动实践。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有多元化的发展,迎合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有助于体育意识的建立。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快乐体育的注意事项
快乐体育虽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设计中一定要做快乐与教学的结合,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在体育游戏、引入内容、信息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融入,不能让快乐感受代替体育知识的学习[3]。同时快乐体育的运用是以学生为核心,在内容选择和结构建设上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喜好和年龄特点,不能让快乐体育的概念限制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教师要反思快乐教育的实践过程,并进行逐步的完善,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快乐体育的运用要设计过程引导,并以评价去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快乐体育让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得到了落实,保证了体育教学下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让身体素质锻炼和综合品质的提升有了实践的内容,使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具体的方法,并能取得有效地作用。但是在快乐体育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实现,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做好德育渗透,并在快乐体育的基础上发展阳光体育,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天军.实施“快乐体育” 激发小学体育课堂活力[J].青少年体育,2020(01):81-82.
[2]孙丙权.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76.
[3]王倩.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J].学周刊,2019(3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