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运动对中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凯
[导读] 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只需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体育运动同样重要。2014年国务院明确要求做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工作
        张凯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101301
        摘要: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只需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体育运动同样重要。2014年国务院明确要求做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工作,校园足球运动不仅仅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培育团队精神有明显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增强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控能力,促进人格健全的作用。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了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展开的形式以及其对中学生人格健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运动;中学生;健全人格
        
        1    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形式
        1.1    课间操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校园足球设施齐全的足球特色学校将课间操以足球运动的形式代替广播体操、跑操等传统的课间操形式。全校学生都必须参加课间操活动,但因场地以及设施不够等问题的限制,足球课间操的运动形式以基础简单的无需大量设施参与的技术动作,如原地的脚颠球、勾球、踩球等。
        1.2    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生在学校进行运动的主场地,也是校园足球开展的核心。学校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即对足球的热情程度以及技巧的熟练程度)对足球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编订教材,对学期和学年的课程计划量身定制,科学合理地把每个班级的课程内容整合起来。学生可以对足球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技术技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学生在体育课堂就能学会享受足球这项运动,为日后的体育活动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1]。
        1.3    足球社团
        足球社团本意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兴趣俱乐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鼓励有足球经验或没有经验的学生共同参加,全面推广足球运动。足球社团的相关负责人需要经过一定的技术技能考核,确定其具有相关的组织能力和足球经验。足球社团定期近期开展训练、社团内部友谊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足球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技术和能力,在培养兴趣爱好、增强个人的体质的同时培育团队合作精神。足球社团的成立可以激发学生足球兴趣,同时为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足球比赛提供人才[2]。
        1.4    学校足球队
        学校足球队是优秀足球运动员经过选拔性训练与考试而组建的,是一个学校最高足球竞技水平的体现。校足球队由通常由专职体育教师进行负责的,需要根据赛事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文化课,量身定制训练和比赛计划,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足球竞技水平,甚至可以为专业队输送足球人才。
        1.5    校园足球文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而校园足球文化便是承载着校园足球的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总和的载体。校园足球文化不仅体现在足球设备、活动比赛等外部表现上,还包括体育竞技精神等内在财富,比如:遵守比赛的规章制度,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等。校园足球文化对于学生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提供文化底蕴,促进形成终身体育理念[3]。
        2    校园足球运动对建立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
        2.1    有助于调节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状态大多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遇到突发因素的改变,难以有效把握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但是在足球竞技比赛过程中,学生面对非预期中的变化:如外界环境的风吹雨打或高温日晒;又或是遇到实力强大的对手拉开巨大分差后是否能始终坚持不自暴自弃,不卑不亢的完成比赛;又或是面对裁判或对手的不规范操作,在比赛中是否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比赛等等突发情况。学生应该学会主动正面面对这些问题,调节自己的情绪,相信自己,遵守比赛规则,与同伴一起齐心协力哪怕面对不可抗因素也应该做到有始有终,认真完成比赛,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在取得胜利时,也要管控好情绪,理清思路与经验做到乘胜追击,没有取得顺利也不必气馁,对自己的实战技术能力方面的不足做到正确认识,又或是团队协作方面出现的纰漏进行加强。

足球运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为了取得一定的进步与胜利,学生需要及时表达并调节自己情绪,以应对现场的不同情况。
        运动是情绪调节的一种有效方式,尤其是足球、篮球等运动。据相关研究发现,仅需30分钟的足球运动就能有效调节紧张、不安、困惑、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并可保持高水平精力感[4]。
        2.2    够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自我的积极评价,还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愉快的心理状态和可自主支配的活动。在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的精神状态及精力也会处于高水平状态,以自身最佳的状态,大部分时间可调配自己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的练习,尽快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不同学生的问题不尽相同,通过自由练习,不会使在集体练习中应需要配合整体进度,而部分学生因为不熟练或相对手脚不够灵活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其自信心培育。通过勤加练习抢截球,传球,不断的进行自我突破,成功后就会由内的产生一种对自我的信任感,有助于克服自卑,不仅仅对校园足球运动起到积极作用,对日常学习的开展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2.3    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足球运动是一项团体活动,它始终与团队的集体行为保持联系,足球运动过程中单凭个人的操作是无法有效进行的,它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会配合与协作,必须在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完成进攻和防守。同时,运动过程中也可以帮助部分同学学会对与他人交流,改善孤僻的性格特点,还可以得到团队的归属感。在团队中建立合作信任的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5]。
        2.4    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
        校园足球运动大多为户外活动,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恶劣天气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学生遇到这些情况时,一定会产生一些担忧,比如雨湿路滑,他要求成员有强大的信念与竞技精神,不卑不亢的完成比赛;在面对强大的对手,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紧张、不自信的情绪,甚至出现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这要求学生要相信自我,不自暴自弃,哪怕在面对不可战胜的对手时,也要学会正确看待比赛,将其看成是一场难得的学习机会,以最好的水平和精神状态面对也是对对手,对自己的遵守,对平时自己多次的训练的尊重。
        2.5    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都具有一定的压力宣泄功能,尤其是足球运动这种大型的,需要带动身体多感官进行的活动。在进行足球活动时,可以有效释放内心的压抑,带来身心上的放松和愉悦,再加上学生的日常活动以学习为主,大多枯燥无味,甚至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感,所以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足球运动可使身体发热出汗,在经过运动后,学生的睡眠质量也可进一步提高,改善食欲,保证其生活质量[6]。
        
        3. 小结
        校园足球运动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开展活动形式丰富,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便于培育其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足球运动对中学生人格健全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积极作用:有效调节自身情绪,面对非预期变化时坦然面对;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合作,对自己与他人负责,而不再一味的以自身独自发展为目标,学会融入集体;有利于增强自信心,缓解自身压力,调节不良情绪,提高生活的质量。校园足球运动值得在我国的校园发展中进一步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戈锋. 校园足球文化节对初中生主观能动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 629(04):18-19.
        [2]郑燕燕. 基于课堂教学的校园足球活动对初中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 灌篮, 2019, 000(012):44-45.
        [3]岳耀鹏. 立德树人背景下校园足球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8, 035(001):123-128.
        [4]郭航程. 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前景的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 8(005):75-76.
        [5]郭威. 健全人格——校园足球的新追求[J]. 贵州体育科技, 2018, 000(002):P.22-25.
        [6]智华. 探讨校园足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03):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