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118219900424XXXX 2.身份证号码:13118219911110XXXX 3.身份证号码:13068419860104XXXX 4.身份证号码:13112719840215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会导致工程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它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会导致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这就需要相应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控好混凝土裂缝预防工作,保证在施工过程当中不会有意外的产生。对此本文将根据多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讨论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帮助广大的建筑工程行业同胞能够进行技术上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治理措施
引言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对其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中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更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不能够避免的,只有想办法来减少裂缝的产生才是一个较为实际的办法,但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降低混凝土裂缝严重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的论题。
1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现阶段国内关于混凝土裂缝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裂缝尺寸的大小来进行的,其中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宏观裂缝与微观裂缝。微观裂缝出现的主要位置是在水泥与混凝土骨科的结合面上的,此外在水泥浆中也很容易出现裂缝的,它对于混凝土的强度、结构以及弹塑性等性能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是其又属于一种固有的裂缝,整体的危害性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宏观裂缝而言,它出现的原因就很多了,但是较好的一方面就是出现频率不会太高,对于这种裂缝需要做到及时的进行发现并做出控制。这一类的裂缝主要就是从微观裂缝演变而来的,对混凝土的形变、强度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危害性也是较大的.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原材料选择出现问题
对于整个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而言,原材料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有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却对施工设计并不重视,一些相应的设计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也不够合理,对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以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为例,在进行搅拌时,如果砂石的含泥量不能保证在一定的比例,你们混凝土抗拉的强度就会有着显著的下降,在收缩性上就会开始变大。塑性收缩就很容易发生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还有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之中,工作人员往往喜欢向混凝土中加入掺和剂以及外加剂来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包括了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等,在加入这些东西的过程中,对于剂量的控制要求很高,要严格控制配合比,如果添加的过多或者过少均无法有效的增加混凝土使用性能。
2.2施工工艺不够合理
在混凝土的加工过程中,操作工人的实际操作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振捣施工造成的影响尤为重要,在施工时如果振捣的力量大小控制的不够合理,或者对于时间的控制出现了问题,以及出现了过振、漏振等情况,那么对于混凝土的严实性欲均匀性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2.3温度与湿度影响
作为混凝土组成的一个重要材料,水泥对于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影响很大。一般而言,在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之中,水热化现象往往是水泥经常出现的一种状况,但对于混凝土材料而言,其导热性往往较差,并不能直接将内部的热量全部派出,这也就导致了混凝土的内部与外部往往温差会过大。加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也是非常的迅速,进而导致整个混凝土的受到的拉应力大于其自身的抗裂力。
这也就会造成在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一些干缩的裂缝,尤其是在冬天和夏天这样温差较大的时候,温度和湿度会对建筑的混凝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进而导致各种各样的裂缝产生.
2.4养护工作不够
养护工作对于整个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开始养护工作的时间过晚,那么就会蒸发混凝土表面上的水分,进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收缩,混凝土的强度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如果养护时间过早的话也会对混凝土的凝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其表面的拉力也会增大,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
3.1控制混凝土的配比
由于混凝土的材料配比非常的复杂。因此,这就需要相应的配比人员,依据施工工程的方案以及施工的质量需求,来配比混凝土的比率,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性和弹性能。一般情况下,由于混凝土当中需要包含一定的骨料和混料,这就需要相关的配比人员选择吸收率较大的是骨料量,并且由于骨料当中的含泥量和干缩量较大,这也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因此,这需要相关配比人员进行有效的选择和配比,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此外,为了减少由于含水量较大而产生的裂缝现象的产生,也可以通过增加减水剂或者是搅拌石灰的方式来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
3.2加大对混凝土建筑工艺的监督
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这就需要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来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这也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能够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标准执行规范化的施工工艺,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要分多次进行浇筑,且浇筑过程后需要进行二次模压处理,这样才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弹性表面能力。
3.3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通过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已经成型的混凝土需要相关的维护工人在维护工作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工作,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且防止其出现皱缩现象而产生裂缝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不同,也应该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进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4改善对混凝土的结构设计
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依据施工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例如,针对某些工程而言,可以适用于一些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它可以在增加混凝土表面承受能力的同时,通过钢筋的累加来实现混凝土自身承重力的增强,进而避免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此外,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当中,设计师也可选用伸缩方式进行设计。由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多,而混凝土自身的收缩问题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因此,这也可以通过设计之初的有效改善来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
3.5对后期的维护进行强化
在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过程中,后期的维护也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对于混凝土后期的维护,在完成相关的混凝土加工之后来制定相应配套的维护方案。在整体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覆盖、喷雾等防护措施对其进行相应养护,操作工人在完成所有的浇筑工作之后,还要合理把控混凝土的总体温度以及湿度,避免因为环境因素其对混凝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此外在制定混凝土的养护规则前,相关的施工单位需要从混凝土的种类出发来制定不同的养护计划.
结语
混凝土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其裂缝问题需引起从业人员的重视。要加大混凝土质量研究力度,根据混凝土裂缝成因,提出裂缝治理方案,做好混凝土结构优化、配合比设置等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提升建筑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戎虎仁,顾静宇,曹海云,etal.综合管廊施工期间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J].混凝土,2019(7):1-5.
[2]姜威.市政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其防治[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1):115-117
[3]李清奇.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