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亨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工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自动化的科技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中,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工业机器人也得到非常显著的创新和改进,再加上PLC集成控制系统的出现,对增强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的性能与生产能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机器人及PLC集成控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进而推动工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机器人;PLC
引言
科学技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和经济水平,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力度,能够显著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集成控制系统和技术实现与机器人的有效结合可以将其潜力进一步的开发出来,进而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为工业生产提供保障和基础。
1PLC控制系统分析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文翻译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主要是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一种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在日常运行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较强的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可快速编辑程序的特点。PLC在部件构成上和计算机类似,其中包括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外部设备接口等。在启动PLC开始工作之后,其工作流程包括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三个环节。针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大力宣传和知识推广,帮助胡人们树立科技改变生活的现代化观念。现如今,科技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许多方面内,在不同领域和行业都能发现机器人的身影,人们应加强对工业机器人的关注和重视,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自动化生产线中机器人及PLC集成控制系统的设计展开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对于使用PLC技术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国家相关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策划宣传方案,不断的强调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研发与经济发展、智能领域的创新等之间的密切关联,促进PLC技术的发展和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中的应用。
2工厂机器人的常见类型
因机器人自身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的强大优势,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机器人参与的自动化生产工作可以完成搬运、运输等工作任务,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某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上,设计有两台油压床、一台自动上料装置、三架搬运机器人、两条移动滑台。在工厂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下几项操作,首先是上料操作,利用自动上料装置将毛坯件放置到一号油压床的模具上。在搬运完毕后,操控二号机器人结合磁铁装置将毛坯件搬运至二号油压床的加工位置上。其次,进行模具放入操作,在系统指令的引导下,利用二号机器人将模具稳定的放置到二号油压机进行监工。最后是搬运操作,在二号油压床结束加工之后,三号机器人取下毛坯件并运输到下一道加工工序中,实现自动化上料操作。
3构建生产线集成控制系统需要的条件
3.1异构性
在大多数条件下,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控制系统中,其整体硬件设施包含着许多种类的设备和仪器,实现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工作与通讯所用的接口与协议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个问题,人们要想确保集成控制系统的有效设计并顺利使用,配备不同通讯接口和协议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
3.2复杂性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集成控制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内容非常复杂,各个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而功能和作用,例如PLC子系统、ABB子系统等,这两部分子系统也由诸多功能模块共同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实现多种功能的共同利用,进而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3.3高柔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具有多种类、小批量特征的柔性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进而由此模式所产生的生产计划的多变性就对集成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主要是促使其向扩展性、重构性等柔性功能方面进行延伸和改进。
3.4交互性和实时性
不同设备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进而反映出交互性的特点。此外,确保其具备快速响应功能也是控制系统要进行完善的重点内容。
4分析PLC系统运行过程
在工业运输这项工作任务中,搬运机器人有控制、驱动系统以及执行机构共同组成。机器人需要确保货物能够准确快速的放到指定位置。此外,机器人在意识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调整其性能水平来增强机器人的承载能力,同时要为机器人的运行和移动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为了顺利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对生产线中机器人展开PLC集成控制系统的植入和改进。
4.1系统的原理分析
借助PLC集成控制系统设计与使用,能够使得机器人在运行中逐渐趋向于流程化,再结合核心控制装置,实现机器人不同指令和动作的有效执行和控制。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检测系统各个开关和对应传感器的信号反馈,使得机器人能够被完全掌握和控制,为生产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
4.2系统硬件设置
在整个系统的硬件设备中,需要设置并输入14个控制开关和7个输出控制装置。其功能主要包括机器人准备、放料、上料,以及油压机准备、工作、检测等。
4.3可行性分析
对不同系统进行测试和对比研究,优先选择使用技术成熟、运行较为稳定的系统,进而满足生产要求,并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4.4结果分析
通过对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使用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机器人利用气缸驱动的方式来完成生产活动。此外,电磁阀又是保证气缸运动的关键部件,针对两个电磁阀机器人做对比分析,电磁阀在连接的时候,机器人要进行下降操作,在电路断开之后再停止下降。机器人的左右移动也是如此。在将毛坯料放到指定地方的时候,打开运行开关,机器人在系统控制下执行一系列的指令。
5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问题解决对策
5.1策划宣传方案,普及机器人与经济发展知识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科技方面的知识和内容,需要确保个人、团体、社会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同时培养先进的思想观念,认清科技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国家相关单位应针对PLC集成控制系统下的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机器人的设计与使用进行大力宣传,普及机器人与经济发展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使其在掌握工自动化生产年限中机器人及PLC集成控制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2加大资金投入、升级工业机器人设备
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在工业机器人设备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在人工生产和机器人生产两种嫩那狗方式上,前者可能会出现人员受伤、产品规格不符合标准要求、工作效率无法保证等问题,但是利用机器人进行生产活动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同时还能控制人工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利用PLC集成控制系统进行机器人自动化设计是必然趋势,在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机器人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再利用PLC集成控制系统进行创新和改进,运用其强大的功能可以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实现机器人自动化运行和控制目标能够为现代经济活动和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而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付亮.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22):194-195.
[2]胡大欣,李国财.工业机器人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04):45.
[3]李艳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9(09):139.
[4]李荣丽.基于PLC的上下料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