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邹利新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邹利新
[导读] 摘要:在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涉及的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辽宁红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营口市  115007
        摘要:在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涉及的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不断加快,对混凝土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因此做好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分析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由于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联系紧密,实际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高度重视,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和分析,详细把控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各要点,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概述
        混凝土是一种人工石头,通常被称为混凝土,普遍原料是水泥、黏土等混合而成。经常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将混凝土与钢筋胶合后制成钢筋混凝土,是高层建筑工程中受力支撑框架的常用材料。与其他材质如木质与砖石结构相比,混凝土在抗压、耐用、防冻等反面占据明显优势,将混凝土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抗压性能。混凝土的配置决定了其具有加强的流动性,可以根据施工技术需要,与其他材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结构施工,填补缝隙方面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性能,提升工程的防水性能。在抗冻能力与抗压性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混凝土技术能够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施工过程中,不论是最基础的地基,还是具有称重作用的承重墙,或是墙体粉刷都能会应用到混凝土。其操作方式简单,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程施工,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
        2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浇筑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整理,及时清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租屋,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受外界因素所干扰,能够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清理现场也是对混凝土质量及其使用效果。如果没有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及时清理,在施工场面相对混乱的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浇筑,则难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效果。其次,确保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模型满足实际质量要求,浇筑模型的硬度及大小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如果混凝土浇筑模板的质量达不到建筑工程的现实要求,就会导致浇筑工作完成后,得到的效果与实际要求不符。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工作操作前,必须要深入研究并计算出浇筑模板的各项参数及指标,保证浇筑作业完成后,得到的结果满足建筑工程实际需求。排除浇筑作业过程中会影响浇筑结果的所有干扰条件。同时,要对浇筑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干扰因素做好提前处理,并做好浇筑相关的准备工作,再进行浇筑操作。最后,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即停止操作,对于浇筑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必须要及时找出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进行及时处理,要保证浇筑材料均匀,使得最后得到的混凝土浇筑材料达到预期理想状态。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作业都是一次成型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浇筑的次数及时间间隔,保证浇筑工作能够持续不间断的进行,逐步提升浇筑效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浇筑材料本身的质量与品质,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2预防钢筋混凝土节点内钢筋混凝土柱纵筋位移
        在施工之前,应当校正并检查整个钢筋混凝土的主筋与外伸纵筋的数位置及情况,保障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绑扎之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有效的控制,在模板的上口处采用增加焊撑筋的方式进行对模板的固定,预防钢筋混凝土节点内的钢筋混凝土柱纵筋出现位移情况。

如果出现了位移的情况但是位移的偏差不是很大,那么就要稍微调整一下角度,可以选择凿开赶紧混凝土实现对纵筋的进一步锚进,保障施工质量与结构的稳定性。
        2.3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在搅拌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材料的用量,对于水泥以及水、外加剂这些材料的用量应该在正确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误差,不应超过±2%的范围;如果应用到骨料,则粗、细骨料的误差不应超过±3%。在投料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目前多按照石子、水泥、外加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的顺序来进行。当材料投入之后,需要进行均匀地搅拌,达到均匀搅拌的前提是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更好地对时间进行控制,在全部的材料都投入之后一直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使用的都是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一般为90s以上,并且不使用任何外加剂。如果掺加了一定的外加剂,搅拌时间需要延长,不低于120s。如果在应用中使用的是自落式搅拌机,则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增加30s的搅拌时间。为了使搅拌后的混凝土进一步适应施工的需要,还需要对搅拌的混凝土进行鉴定,通过混凝土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搅拌机组、试配单位等共同鉴定,保证混凝土搅拌后的可用性。在混凝土的运输方面,为了减少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2h。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应该再随意加水,如果混凝土在运输以后出现了离析,可以再一次进行搅拌;如果混凝土在运输到之后已经出现了初凝,则不可以再次使用。同时,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防水的措施,尤其是在多雨的季节或者是在南方,需要特别做好防水准备。
        2.4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注意水泥的品质和质量,在选取样品进行配比实验时,主要需检验材料的水化热和凝结程度等方面。由于混凝土需要的材质主要是砂料混合物以及石子,对于砂料混合物的选择要控制好合理的比重,对于石子,要选取大小、材质以及品种都符合要求的。在添加外加剂时,要严格注意外加剂的出厂日期以及主要成分,按照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分,以减少对材料的损害,避免施工后期的麻烦。在进行搅拌时,要注意搅拌的力度以及速度,以免出现机器卡住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施工事故。同时,在搅拌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的投放顺序,根据实际情况观察是否需要投入适当的外加剂,当需要大量投入外加剂时需要通过电脑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符合工程量需求后再由人工添加。
        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另外,在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混凝土裂缝一旦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甚至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建筑物的耐久性,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良的后果。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基于此,施工企业及施工管理人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相关应对措施,科学有效地实施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从而降低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保障工程的使用期限与性能,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袁喜会.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镇建设,2019,(9):45.
        [2]王彩琴.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镇建设,2019,(8):59.
        [3]许鹏.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7):29-30.
        [4]孟秀丽.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