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8期   作者:李 培
[导读] 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效果有待提高。本课题笔者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中进行童话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童话教学的思路与建议。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奥学校    256500
       摘要: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童话教育有助于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增添学生语文学习的趣味,使学生通过童话故事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获取智慧。但是,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效果有待提高。本课题笔者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中进行童话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童话教学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引言
       根据当前教育大纲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所谓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以及自主发展。在小学语文中进行童话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通过童话教学,不仅促进学生语文文化知识的积累,还使学生通过童话学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使学生在通话学习中获得智慧。并且,童话本身就极具艺术魅力,小学生很容易让通话故事里面的情节所感动,对美好事物有更高的追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就可以利用童话的特质,深化语文教学,加强对童话教学的研究,将童话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在童话学习中,感受爱与美,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保持纯真的心灵,强化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笔者在课题研究中,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策略展开分析,从课堂导入、课堂探讨以及深化思维三个方面入手,希望有助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地作用。
        首先,通过小学童话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通过小学童话教学,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教学思考问题,然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童话教学与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其次,通过小学童话教学提升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形象。小学生在此阶段及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小学生都看在眼里。假如,教师在小学生生心目中的形象十分良好,具有无限的魅力,此时,小学生就会对这个老师的课堂非常喜爱,学习兴趣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童话教学,寻找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童心、童趣。还可以通过童话教学,发现学生的才艺,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以及想象力。通过小学童话教学,可以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2.1利用童话故事作为课堂引导
        童话的魔力在于对任何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吸引力,为了提高童话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童话作为课堂导入,快速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代入到教学中。语文老师所教授的课文内容,通过分析,可以用离奇梦幻的童话故事导引出来。


学生在阅读时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引起对所教授课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运用童话导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好奇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被点燃老师也可以将文章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设置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增加学生的形象力,在故事环节中建构童话逻辑思维。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篇属于简单的童话故事,但是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师就可以将童话的题目作为课堂导入,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同学的橡皮、铅笔等,但是同学们听过借尾巴的吗?尾巴如何借?”。
        2.2积极探讨提高学生童话理解能力
        为了提高童话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通过探讨不仅使童话教学课堂活跃起来,还有助于学生吸收其他学生的观点,扩展学生眼界,使学生在探讨中获得对童话故事的不同见解,深化了童话故事的内涵,提高学生对童话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打破自身思想的狭隘之处,获得自身的进步。例如,在学习《狐狸分奶酪》时,熊哥哥与熊哥弟弟在路上意外捡到了一块奶酪,小熊非常的开心,但是由于两只小熊不知如何进行分配奶酪时,小狐狸出现了,帮助两只小熊解决分配奶酪的难题,再分配奶酪过程中,由于两只小熊都想要大块的,导致在分配中小狐狸不断的吃,最终奶酪被小狐狸吃光了。老师“请同学讨论一下,小狐狸共为小熊分了几次奶酪?”“小狐狸在为他们分奶酪时自己却把奶酪吃光了,你认为小狐狸的这话行为对吗”“如果是你,你该怎样为小熊分配奶酪奶酪”,同学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学生不仅通过童话教学学会与朋友分享,不要斤斤计较的道理,也在讨论中认清做人要诚信,不应像小狐狸一样狡猾。同时,通过讨论“如何使你如何分配”的问题,促进了学生实践,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
        2.3引导学生思考获取童话智慧
教师在童话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讨论,还要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自学与思考能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时期非常关键,通过童话教学就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首先,童话简短,但耐人寻味,启迪性高;其次,童话故事跌宕起伏,在学习童话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学习《猴子种果树》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教材的预习,并为学生不止几个关键的问题,1.“猴子共种了几种果树”、2.“在种完树后,小猴子辛勤照顾果树时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你认为他还是怎样一只小猴子”等问题,使学生在思考时,逐渐加深对童话的认识。
       结语
       教师应该通过童话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为将来学生的成长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童话故事作为课堂引导,活跃课堂气氛,积极探讨提高学生童话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获取童话智慧。

       参考文献:
       [1]刘璐.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J]. 开心素质教育, 2016(3期):40-40.
       [2]刘玲.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J].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18, 000(008):141.
[3]张小花.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S1):263-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