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261
摘要:地下商业建筑的内部结构以及使用性质导致其在有独特的火灾特点以及独特的救援需求。本研究尝试分析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特点与灭火救援措施,希望下文观点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火灾特点;灭火救援
引言
火灾发生如果救援不及时则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区域,造成的影响不容易预估。地下商业建筑人流量比较大,人员难以迅速疏散,一旦发生火灾造成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需要提高地下商业建筑火灾预警以及救援能力。当前针对大型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特点掌握基本到位,但是在灭火救援方面仍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特点
1.1火灾危险较大
地下商业建筑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部,火灾危险系数高于地上建筑,火灾发生后地下浓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灭火难度较大,尤其是随着地下建筑逐渐向着更地层扩展,增加了救援难度。
1.2火灾烟气较大
地下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化发展,这种建筑功能和环境的变化使得火灾发生之后烟气排出困难,且烟气上走,封闭的地下空间内,烟气排不出,人员伤亡往往很大。
1.3疏散困难
地下建筑以商贸、住宿、餐饮等为主,人员密度大,且空间相对封闭,出入口有限,使得疏散过程尤为困难。其次,断电情况下照明设备无法正常使用,逃生空间狭窄加上环境恶劣、空间格局多变,人员逃生难度进一步增加。最后,消防人员组织救援的过程中,地下建筑结构和空间特点复杂,增加了搜救难度,不利于消防人员掌握具体救援情况,也不利于他们对火情的判断,耽误救援时间,增加搜救难度,会导致伤亡事故率大幅上升。
1.4扑救困难
地下空间的火灾扑救难度较大,由于地下空间较为幽暗,人员进出不易,使得地下空间的火灾扑救难度大。首先,消防人员进入地下火场相对困难,由于烟气流动方向与人流疏散方向相同,而与进入火场方向相反,这使得消防人员进入火场更加困难。其次,由于地下空间相对密闭,因此地下火场的温度较高,受高温影响地下火灾的扑救难度也相对较大。第二,地下与地下的联络不顺畅,各种通讯信号相对较弱,不利于消防营救人员掌握火场情况,这就使得火灾救援的困难不断增高。
1.5轰燃现象
地下商业建筑火灾容易出现轰燃现象。首先,地下商业建筑同样使用了大量的建筑装饰材料,这些装饰材料都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其次,如果场的燃烧时间相对较长,加下地下商业建筑火场的排热能力差,会使地下火场热量容易大量积聚。第二,地下商业建筑火灾事故容易出现短时爆炸燃烧的现象,而且相较地上建筑现象出现轰燃的时间更早,造成的危害也相对地上建筑大。
1.6管道线路多
地下空间不仅是人员密集的空间,而且是管道线路聚集空间,各种管道设施都会聚集于此,这使得各种电器线路、燃气线路都可能成为新的起火点,严重的还会危及市政干线,管线如果处置不当,不仅可能成为危险源,而且可能在火灾事故中造成更大的损失,形成二次火灾事故。
2.地下商业建筑灭火救援措施分析
2.1完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凝聚力、针对性强、衔接性等特点,需要从应急预案的评审、修订、演练等几个指标进行[1]。从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针对性可操作性、预案评审和修订、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的衔接性。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将会快速、有序的针对应急预案的要求反应,所以所指定的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必须强。
当前,很多地下商场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还不够详细,一些应急响应程序的具体不清楚,规定不明确。建议地下商场管理部门结合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工作,邀请在应急救援人员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执行演习并进行评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修订[2]。应急预案指定完成后要及时的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备案。
2.2防消结合预防为主
消防准备和后勤工作要密切结合,首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起灭火“双向”告知、“双向”沟通体系,注重消防演习,发现消防设施问题要是上报和更换,后勤人员要注意对消防通道的检查和疏通,内部人员要定期参与消防培训,提升员工的应急能力。后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整改难度大则要上报管理部门。消防监督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单位消防基础设施、设备等存在消防隐患,要及时的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3],促进防消结合的密切性。过渡安置应定期进行全面的防火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受灾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受灾群众的防火能力,尽量的减少过渡安置点火灾风险。针对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对受害者进行讲解;教会其使用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使受害者学会报警,学会扑救初期火灾,学会自救逃生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3提高应急救援指挥和协调能力
(1)加强对应急救援指挥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指挥决策人员的知识和判断能力。(2)应急决策的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给应急人员提供各种信息,辅助指挥决策人员做出正确的决定。(3)专家资源的充分利用,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帮助做决策。加强应急救援协调,应急救援需要多个应急救援组织,协调机制必须具有不同的类型,需要对应急计预案、应急指挥和信息报告程序进行明确明确,对救援人员的职责、应急行动程序明确[4]。统一指挥,责任到人。除了加强应急部署能力之外,企业还需要对应急物资设置专人保管,假期安排值班人员。外来物资必须与供应商达成协议,达成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运送到现场的条件设置。
2.4加强应急处置的应急响应能力
包括消防救援,医学救援,应急人员安全疏散,报警,泄漏控制,公共信息传播。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灭火消防抢险、急救人员安全疏散、报警、救护、泄漏控制、公共信息传播[5]。商场管理人员属于应急救援中的骨干,提高防火能力从以下方面:(1)加强队伍建设,团队当中人员队伍要确保稳定。(2)在加强装备的同时,要加强商场消防员的培训。除了加强现有的消防设施的维修,消防水箱必须保持一定的液位,消防泵,泡沫站必须是完好的。事故现场面临许多多变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对应急人员的防护保护工作。
建议:(1)加强应急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培训,包括紧急正确识别风险的性质和能力训练的保护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2)除了加强维护和个人防护设备的更新,确保处于良好状态。(3)根据事故的性质来确保个人防护水平,合理配备个人防护设备。(4)加强对危险区的安全境界,防止外人的误入。(5)进入应急救援现场的人员必须佩带手机,每组应急救援人员还应该佩带喊话器,保证救援中通讯的正常。
结语
地下商业建筑结构特殊,在火灾发生特点以及救援需求上都有独特需求,因此需要我们强化研究,做好火灾预防和救援准备。
本研究立足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特点,分析灭火救援措施,旨在给行业工作者提供必要参考,以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宝.大型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策略[J].城市建筑,2015,21(20):153-154.
[2]黄伟.地下商场建筑灭火救援应急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7,21(05): 162-163.
[3]赵建龙.浅析地下商场灭火救援进攻有效对策[J].祖国,2016,23(18): 287-288.
[4]杨庆云,杨艳军.建筑火灾损失量化分析方法的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32(11):166-167.
[5]聂磊.基于火灾控制能力的高危单位火灾风险评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11(03):34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