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梁静静
[导读] 研究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梁静静
(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68例我院纳入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予行综合康复护理,讨论患者的护理前后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及康复护理配合度。结果:(1)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前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护理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症状表现、迟缓、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2)实验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94.12%)高于参照组(73.53%),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综合康复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在大脑发育期间存在精神发育障碍问题,患者多存在智力水平不足、生活能力不足等症状,合并精神障碍的可能性较高,不仅影响了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与精神压力[1]。对此,本研究对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措施加以分析,讨论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纳入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6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分为实验组(n=34)与参照组(n=34)。实验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男34例,参照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男34例。年龄分布13-46周岁,均值(30.25±9.42)周岁。精神障碍病程时间1-18年,均值(9.21±2.05)年。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年龄、性别结果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相关标准;(2)患者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相关文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2)脑萎缩[3]。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予行综合康复护理,在临床中合理应用其解决方案,筛选其中最优的护理方案[4]。针对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作为基础护理形式,因患者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不良情绪、生活能力障碍等问题,通过心理护理根据患者文化素养、性格爱好、情绪状态实际情况予以心理辅导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便于保持患者情绪上的稳定性[5]。家庭干预是保障患者治疗的重要基础,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家属需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避免患者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另外,尤其需避免家属对患者施加过多的压力,防止影响患者治疗进程。由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在社交期间极易发生焦虑、害羞等情绪,对其康复训练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可对患者进行心理干扰训练,将患者训练前的不良情绪与生活方式加以调整,从而使其具备基本的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应用《护师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得分》测量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包括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症状表现、迟缓、抑郁等方面[6]。访谈方式了解患者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训练配合度,满分20分,积极配合分数为15分以上、基本配合分数为10分以上、无法配合分数为10分以下。
1.4统计学分析
   全部68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护理前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症状表现、迟缓、抑郁评分通过t检验,(均数±标准差)是其表现方式。以X2检验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情况,(n%)是其表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2结果
2.1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前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症状表现、迟缓、抑郁评分比较
   对比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前后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数据(见表1),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前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护理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症状表现、迟缓、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比较
   对比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情况(见表2),实验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94.12%)高于参照组(73.53%),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是先天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对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与干预,从而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患者发生智力及精神障碍主要由于大脑功能异常,患者行为、认知、心理、精神等均存在一定异常表现,严重时甚至存在自残、攻击等极端行为[7]。本研究对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结果显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前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护理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症状表现、迟缓、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高于参照组。综合康复护理以患者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心理、精神、智力发育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及自控能力,重建社会功能,从而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在提高患者的生活信心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
   综合以上结果,综合康复护理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祖永军.综合康复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4):75-77.
[2]陈丽清,杨丽容.人性化护理对26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1):48-49.
[3]邓倩君,陈钊.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186-188.
[4]刘建良,肖李莉,龚兆扬.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123-125.
[5]高雪,刘金香,海敬.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2):238-240.
[6]贾金爱.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2):129-130.
[7]陆晓萍.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