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配合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郑小静1 闫润鹏2
[导读]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颅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小静1  闫润鹏2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室;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新疆8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颅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以此评估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颅脑手术患者的护理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颅脑手术;应用价值

  在人们的生活中,车祸、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是引起颅脑外伤的常见原因,可引起大脑组织、颅骨、血管、脑膜等受损,从而引起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1]。颅脑外伤具有起病急骤、变化复杂、病情危急、并发症多等特点,造成抢救难度大,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预见性护理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根据疾病发生机制、发展转归特点和变化规律,提前作出可能出现的状况的预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以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以此降低潜在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具有时间性、顺序性的超前护理[3]。本研究通过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取得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均符合颅脑手术指征;②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器质性病变,颅脑禁忌症;②意识不清,不能进行沟通并配合医护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35±4.15)岁;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28±4.1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生命体征监测、麻醉、机械辅助呼吸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人员培训  每3个月组织一次护理人员进行预见性护理的知识及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个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资较低的护士,掌握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流程,尤其是熟悉病情评估方法,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1.2.2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在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心理及躯体状态,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因为紧张恐惧情绪而造成病情急剧加重而危及生命健康,注意自我介绍使患者减轻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安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1.2.3 术中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呼吸、瞳孔、意识等,保持相对舒适的温湿度,为患者长期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回流。
1.2.4 术后护理  保持患者取半卧位,头部抬高15-30°,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入气管。误吸是颅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应该每日安排责任护士进行口鼻腔分泌物清除。观察患者引流管的情况,发现颅内出血异常要及时报告主管医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以此评估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颅脑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颅脑外伤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外科危急重症,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出现脑疝等情况,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4]。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救治的全过程给予及时有效的预见性护理,配合颅脑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5]。主要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给予准确、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避免发生与疾病相关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康复的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本研究通过对颅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现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脑水肿、脑积液、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预见性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既能为患者避免可预测的风险发生,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率,又能使医院护理人员技能和操作更规范化,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颅脑手术患者的护理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智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的优质护理配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 19 (16): 134-135.
[2]杨明. 观察联合过渡期护理模式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刊,2018, 53 (7): 797-799.
[3]高连珠.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手术配合中的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 41 (6): 838-839.
[4]肖媛. 预见性护理用于颅脑外伤手术配合的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 (19):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