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艾滋病的神秘面纱,正确认识艾滋病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月7期   作者:张长清
[导读] 揭开艾滋病的神秘面纱,正确认识艾滋病


张长清
(广元市利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广元628017)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流行的瘟疫,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份较为隐蔽,一些人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对艾滋病防范意识不强,导致艾滋病传播链持续存在,艾滋病持续传播,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艾滋病病因、传播途径、治疗及预防控制措施予以深入阐述,从而为人们更好地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找到普遍适用的方法治愈艾滋病。人免疫缺陷病毒也叫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主要侵蚀人机体免疫系统,造成免疫细胞和功能损害,导致机体抵抗力十分低下,易受到来自机体内外各种致病因子作用而引起各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治疗,可最终导致死亡。一个人从感染艾滋病毒到发生艾滋病的平均时间为9年,可短至数月,长达15年,很多患者在没有发病之前与正常人没有区别。艾滋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以下三种:一是血液传播。艾滋病毒可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吸毒等方式传播。二是母婴传播。妈妈通过生孩子和喂奶的过程也可能传染给她的小孩。三是性传播。男女性行为也可传播艾滋病毒,性传播已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据国内外学者报道,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其血液中平均每毫升含18000个艾滋病毒颗粒、男性精液中平均每毫升含11000个艾滋病毒颗粒、女性阴道液中平均每毫升含7000个艾滋病毒颗粒、孕妇羊水中平均每毫升含4000个艾滋病毒颗粒。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耐热,56℃30分种和100℃20分钟能使艾滋病病毒失去致病性,75%酒精可灭活艾滋病病毒,但紫外线、γ射线、0.1%甲醛均不能杀灭艾滋病病毒。
二、艾滋病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艾滋病在临床上一般分为艾滋病毒感染早期、艾滋病毒感染中期和艾滋病期。艾滋病毒感染早期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最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艾滋病毒感染中期患者临床症状可有反复发热、体重减轻10%以上、腹泻超过1个月、口腔念珠菌感染、活动性肺结核、贫血、严重的细菌感染等。艾滋病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严重消瘦、营养不良、卡波西肉瘤、各种脑炎、肺外结核病等。当艾滋病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后,若不治疗,病人一般活1至2年就会死亡。
三、艾滋病患者的确诊知多少?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不像有的传染病可有特征性表现,如麻风病“狮面”、尖锐湿疣患者皮肤表面的异常赘生物等。因此,要想知道自已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必须要做实验室检测才能诊断,对于18月龄岁以上及成人可选做以下三种检测,实验阳性才能确诊为艾滋病毒感染:第一种检测是艾滋病毒抗体确证实验,第二种检测是艾滋病毒核酸检测,第三种检测是艾滋病毒分离试验。对18月龄及其以下儿童可选做以下二种检测:第一种检测是核酸检测,需要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第二次检测需在出生后4周后采样进行),第二种检测是艾滋病毒分离试验,试验阳性才能确诊为艾滋病毒感染者。一般艾滋病抗体确证实验室设在当地疾控中心,如果需要做该项实验室检测可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
  艾滋病毒感染者是指感染艾滋病毒后尚未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人。


如果15岁及其15岁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的CD4 + T 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mm3,或伴有至少一种成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如食管念珠菌感染、卡波西肉瘤、任何的内脏器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均可确诊为艾滋病患者;15岁以下艾滋病毒感染者的CD4+ T 淋巴细胞百分比小于25%(年龄小于12月龄),或CD4+ T 淋巴细胞百分比小于20%(12月龄~36月龄),或CD4+ T 淋巴细胞百分比小于15%(37 月龄~60月龄),或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mm3 (5 岁~l4 岁),或伴有至少一种儿童艾滋病指征性疾病者(如不明原因的严重消瘦、发育或营养不良、卡波西肉瘤、任何的内脏器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均可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四、得了艾滋病不要恐慌,科学治疗可以延长寿命
  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少机会性感染,一旦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则要尽早进行抗艾滋病毒治疗。在开始抗病毒治疗前,艾滋病感染者首先要按医生要求进行治疗前基线评估,若符合治疗条件者,医生会给艾滋病感染者讲解治疗的好处和不治疗的害处,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等疾病防治知识,以便艾滋病感染者坚持规律地、安全地接受抗病毒治疗,目前需要终身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抑制艾滋病毒在人体内复制,也就是说降低病毒载量,使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重建,恢复其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艾滋病毒感染者抵御疾病的能力。艾滋病毒感染者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其寿命与正常寿命几乎一样,仅相差约5岁。因此,艾滋病感染者一旦确诊不要恐慌,只要按医生要求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规律地、不间断地服药,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能被很好地控制,可达到检测不到的状态,不会对人免疫系统产生破坏,你的状态会跟正常人一样,因此,你的人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
五、对于艾滋病的预防你都知道什么?
  做好艾滋病预防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一般预防措施:讲究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不共用毛巾、牙刷;要自尊、自重、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不搞同性恋;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坚持安全性行为,从而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二)主动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对于不小心接触到艾滋病感染者血液、有非婚性行为史等高危人员要主动到有艾滋病检测资质的综合医院和当地疾控中心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掌握自已感染艾滋病情况。
  (三)艾滋病单阳家庭预防措施:夫妻性生活每次要使用安全套,坚持安全性行为。
  对于有生育意愿的女单阳家庭,女方进行抗病毒治疗至少6个月,且间隔6个月两次血浆病毒载量持续抑制,采用体外受精方法,男方射精后用20ml注射器收集新鲜精液,然后将精液注射入女方阴道内即可。
  对于有生育意愿的男单阳家庭,选择捐赠精子授精可以完全避免艾滋病毒传播风险,如果不接受捐赠精子,男方进行抗病毒治疗至少6个月,且间隔6个月两次血浆病毒载量持续抑制,女方在最后一次无保护性行为前后在生殖专家指导下预防性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四)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要常年坚持主动接受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可以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索取艾滋病防治资料,参加健康教育咨询和讲座,也可在网上查询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艾滋病防治意识和技能。
   结论:综上所述,艾滋病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引起人体免疫系统损害,且在艾滋病患者的发病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受到了破坏,使得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因而为很多致病因子包括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机会,最终导致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严重消瘦、活动性肺外结核病、卡波西肉瘤等,这些都是在艾滋病发病后出现的疾病。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避免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