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凌云
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居家养老是一种与我国国情相符且具备可持续性的一种模式,对适老居住空间创新设计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居家养老模式中适居空间的研究,应在研究过程中凸显适老性设计这一必要性原则,为此本文深入分析适老居住空间创新设计,首先在适老居住类型方面进行详尽介绍,在此基础上展开对适老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探寻适老居住空间创新设计在适老居住模式中的发展方向,为适老居住模式的正常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居家养老模式;适老居住空间;创新设计;设计原则
伴随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每个家庭在如何养老这一问题上面临的困难也愈发复杂。在生活尚可自理的老年人看来,其首要选择的模式就是居家养老,这就要求居住空间可以达到适老性设计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经济状况相对良好的老年人因为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作息时间不尽相同,此外也是出于对长期共同生活是否会增加生活矛盾的担忧,所以其并不倾向于选择与子女们一同生活,但同时,在居住距离方面老年人出于对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可能面临的疾病隐患等方面的考虑,倾向于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选择居所。所以,在适老居住空间设计中,要确保老年人与年轻人不会因生活习惯等问题产生矛盾,此外还要为相互照顾提供便利。
1 适老居住类型
1.1共同居住
老年人和子女如共住一所住宅,需要设置各自独立卧室,而且卧室内应设有卫生间,住宅内客厅、餐厅、厨房、阳台等空间可以共同使用。在这类居住空间当中,老年人将卧室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在保证睡眠和休息的功能正常之外,还需兼具娱乐和消遣的功能,所以需要具备充足采光和通风性。可以看到共同居住具备一定的优势,在居所内父母与子女相互照顾的便利性提高了,但同时生活矛盾产生的概率也提升了,共同居住亦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家庭养老居住形式[1]。
1.2相邻居住
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些家庭,在购置住房时倾向于选择同一小区或是同一单元内的两套住宅。因为步行路程较短,所在并不会对照顾老人以及老人照顾子女后代等方面产生影响。这样相邻居住的方式不仅可以让老人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同时拥有各自的独立空间,降低老人与子女之间的干扰程度,属于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家庭养老方式。
1.3远距离居住
因为生活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部分父母和子女并未在同一城市或是同一国家居住,相互间居住距离非常远,这就是身处现代社会中的“空巢老人”。这样的居住方式目前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在老年人年龄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身体机能会随之衰退,患病概率亦同时提升,在远距离居住的模式下,子女无法正常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此外,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家庭温暖与儿孙陪伴,特别是一些老人在伴侣去世以后,一人独居,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远距离居住的模式下并不能很好地解决。
2 适老居住空间创新设计
2.1安全性
在老年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安全性问题,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衰退,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突发性眩晕或是摔倒等情况的概率亦大幅提升。同时,在记忆力方面,老年人同样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记忆力衰退的情况,忘记关闭燃气及电源开关等情形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在此情况下,如家里没有配置能够及时响应的报警装置,后果不堪设想[2]。
结合以上情况,适老居住空间创新设计需要进行综合考量,住宅空间的地面材料一定铺设具备防滑并且耐磨的材料,特别是在卫生间的地面,由此防止因地面湿滑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房间内地面必须要注意高低差,因大多数老年人平衡能力都非常差,步行过程中足跟距地面非常近,如地面出现5毫米高低差时就会对正常行走形成阻碍。除此之外,房间内的照明较普通住宅照明应有所提升,开关的最优选择是双控形式,安装位置也需结合老人生活习惯进行设置,以此确保老人在活动过程中拥有足够的光线。对于老人用家具,拐角处不可太过尖锐,同时还要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的破璃制品,由此防止因不慎摔倒而造成二次伤害[3]。
2.2功能实用性
很多老年人在住宅中的活动时间是最长的,因此住宅空间的实用性尤为重要。适合养老居住空间设计应当针对老人生活习惯、平时行为方式进行设计,合理高效地利用空间,从而保证各空间功能划分简单实用、流线通畅,让老人正常使用空间功能。
老年人居住空间应以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就室内空间设置来说,需结合老年人行为特点进行设计。如可选择室内与卫生间最近的卧室作为老人卧室,或是选择带卫生间的卧室,这样能够有效缩短夜间起夜距离,确保老人能够拥有充足的睡眠。
各年龄段使用者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住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它的独特性在于不能随意更换,所以在设计住宅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要求来进行设计,一定要适合在自理能力产生差异的生活情况下,可让使用者在此空间内经历从年轻到老及后期不得不使用辅助生活设施整个阶段[4]。
①卧室设计。对于老人而言,与其它空间功能相比,卧室功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但需要满足休息和睡眠的基本功能,并且还需能够与子女或是朋友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很多老人也会在卧室内进行手工操作或是阅读等活动,所以在家具摆放方面,除必需的床、衣柜以外,可以放置一个书桌,可以用来读书或是写作及手工操作。在卧室使用面积方面,应尽量选择大面积,保证使用过程的舒适性。伴随年纪的增长,部分老年夫妻为了保证睡眠质量,会选择分床睡,这种情况对于卧室面积的要求就更高了,在同时可以放置两张单人床的基础上还应当预留充足空间以保证老人活动。此外,还需为以后添加辅助设施进行一定活动空间的预留,如轮椅使用,需要考虑轮椅回旋活动空间。
②厨房设计。厨房内的地柜和吊柜尺寸需与老人身体和行为特点相符,例如设置L型橱柜,相对更适合老人使用,这样能够确保操作过程的便利性。如需轮椅等辅助性设施,在厨房内需考虑预留足够的轮椅回旋空间,并且橱柜下方需设置更为的合理凹进程度,以保证老人足够舒适的坐姿,对于地柜高度也应进行合理设置。厨房灶具需具备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断燃气的功能,同时设置功能齐备的报警装置,防止因老年人忘记关火而造成安全事故。
③卫生间设计。通常一般住宅内的卫生间门尺寸都非常小,这样对于老年人来说极其不便。在入口狭窄处较易磕绊,如需使用轮椅,就需将门的宽度进行扩展。在马桶周边和沐浴区墙面,应设置结实牢固且方便抓握的把手,方便老人支撑身体。除此之外,老年人在入厕或是洗浴的时候,时常会受血压和气温的影响,如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就极有可能导致突发性事件,因此在卫生间内需设置可供紧争呼救的设施。
3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城市现有住宅,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并未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然而伴随老龄化的加剧,如何选择合理的养老方式是现在人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国以往的养老方式能够看出,居家养老依旧是首选的一种养老方式,所以提升住宅适老性功能,创设安全、健康、舒适的居家环境,才能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章倩砺.湖北省养老住宅方式与老年住宅设计研究——基于老年心理需求的养老住宅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8(1):196-197.
[2]黄雨祺.基于老龄友好的绿色适老住宅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108.
[3]周颖,孙耀南.医养结合视点下可持续居住的老年住居环境的设计方法[J].建筑技艺,2016,(3):64-69.
[4]李黎.住宅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