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7期   作者: 冬曲
[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逐渐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总数
冬曲
刚察县水利工作站,青海省刚察县,812399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逐渐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总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对水利项目进行施工的环节中,信息技术是如今各个先进技术当中最适合对水利项目完成建设的一种手段,其不止能够增强建设水利项目的实用性,还能够增强整个水利项目的建设管理效果。以全球角度而言,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强弱影响着我国社会科学能否可以顺畅进行。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就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确实推动了我国信息技术获得有效的进步,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工程在整个信息技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运用也更加普遍,真正让信息技术工程得到了顺利有效的发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水利项目施工管理之中,不止能够创设出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体系,还能够解决国内西部地区存在的各种水利项目问题。水利项目对施工品质的要求非常高,对于项目建设环节中的所有信息数据,也要求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迅速传输数据是整个水利项目的重点。
        一、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就是缺少信息化技术的管理观念。新型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也让水利工程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国内如今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的真实速度尤为缓慢,依旧有着诸多用老旧方法来开展施工的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区域,并且近些年以来我国新发展起来的各个信息化管理形式也存在着落后及老旧的问题,管理观念仍然缺少创新等等情况。其次则是信息化水利项目施工形式化尤为严重。国内尽管在水利项目建设等等方面始终倡导着把信息手段应用在项目施工管理流程中,然而在整个实践的环节之中依旧有着大量的问题。其一就是工作人员无法真正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新手段早已诞生,而就是由于技术应用的并不是很及时,所以导致水利项目建设品质获得不到有效的完善。其二就是并不具备能力较强的信息技术工作人员,这也就致使如今水利项目建设缺乏专业的、高品质的人才。其三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无法联系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整个项目开展正确的管理。最后则缺少高能力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因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近些年以来慢慢开始兴起的,人才培育效果虽然较强,但是总数量却并不是很充足,在水利项目方面也并未研发出具有针对性的、可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在这之中培训机构更加寥寥无几,技术研究也缺少相应的精细化。而且就算是水利项目工作人员真正知晓了所有的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知识,但是对于有关水利项目的理论内容却知之甚少,在进行管理的环节中依旧有着诸多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一)GIS技术的应用
        对于整个水利项目管理来说,这当中所富含的数据量是十分大的,包含有各式各样的流程,比如项目前期审查、投资规划、项目施工进展、项目简介、项目资料、图像或者是图纸等等。借助GIS技术就能够达成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任务的系统化,把水利工程建设时期的各个数据全部记录下来,把项目的实际变化状况完整的传递给所有上级管理人员。并且,还可以对水利项目中的河道变化状况开展实时监测,借此对这一河道将来的发展前景做好有效的预测,切实为水利项目进行规划、完成防汛减灾等等供应更加真实、精准的依据。利用GIS技术或者是3D可视化技术,就能够创设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水利项目3D立体模型,在此种模型中,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施工现场一一对应,同时可以对任何一点的空间三维开展测量,也能够对所有3D景观达成再现,这一技术在整个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中的运用,可以让项目规划和模型的创设越加契合现实情况,也有利于工程建设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二)遥感技术及中间件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以来,遥感技术在所有防洪工作、水利工作甚至是水利项目管理工作当中体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遥感技术在整个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环节中的运用发展趋势也体现出了集成化和标准化。首先就是集成化,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需要对遥感技术所收集的各种数据开展整合,并且还应该和其余技术达成融合,切实让遥感技术和外部系统有效的进行对接。然后就是标准化,需要对遥感技术的应用制定相同的标准和要求,达成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研究、信息的交换等等合理预测。在开展水利项目建设管理的环节中,借助中间件技术就能够切实保障管理体系顺利运行,因此研发并制作中间件技术,对于整个异构信息分布体系所造成的影响尤为重要。中间件技术关键就是把集成平台、信息平台、工作平台甚至是信息库平台联合起来,使用中间件技术管理系统,来避免以往水利项目管理体系中将要发生的多种问题,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前提下主动创设出各个基本设施之间的系统。
        (三)GPS技术的应用
        首先就是在地形测绘当中的运用。借助GPS技术开展地形测绘,就能够切实防止测绘工作受到周围气温的变化、地势地貌所带来的影响,真正降低人工测绘所造成的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经费的支出。并且,使用GPS技术开展测绘还能够降低人工测量所导致的偏差。在进行测绘的环节中,可以从整个GPS信号接收机上及时获取经纬度以及海拔高度,把GPS技术和信息库、CAD程序结合使用,就能够达成对地形的智能化测绘,增强测绘工作的效果。然后就是在项目监测中的运用。在对水利项目开展监测的过程中,需要把GPS系统应用在各个水坝、防洪堤坝甚至是水体岩壁的实际检测当中,借助在监测地点放置小型的GPS信号接收芯片,就能够监测地区产生裂缝、开口或者是压力数值太过于高等等的问题,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监测系统传递信号,详细记录与获取物理信息的实际变化情况。要是把项目监测程序、报警体系和GPS监测技术整合在一起进行使用,就能够全方位增强项目品质检测工作的实际效果,及时看出并解决品质上的隐患。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水利项目建设施工以前完成好信息收集、数据传递、加工处理等等工作,就可以在项目施工管理环节中对信息数据开展及时的获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如今时期的主要趋势,只有真正注重起信息化手段在整个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当中的有效使用,才可以把建设环节中所形成的资源开展整合,科学应用并分配所有资源,从而切实促进水利项目建设产业的发展,为国家更好更快的进步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华.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华东科技(综合), 2018(4): 212-212.
[2]张高.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9(17).
[3]慈保民.探析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7,000(023):177,179.
[4]于田龙.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06-206.
[5]周文娟.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00(013):67-68.
[6]左梓芳.基于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8):187-189.
[7]杨玉辉,丁建伟,庞淑娟.沥清混凝土心墙工艺在西沟水库工程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1(06):13-15+55.
[8]肖旭光.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000(025):1156.
[9]高伟.水利工程的大坝施工测量研究[J].河南科技,2019.
[10]胡艳玲,齐学斌,乔冬梅.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6):110-113.
[11]李玉芹,刘国华,安振东.喷混凝土在三谇店隧洞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7(04):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