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1期   作者:钟超逸
[导读] 我们国家的电力通讯技术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在自动化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提
        钟超逸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我们国家的电力通讯技术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在自动化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提高了很多,若想保证提供的服务更为优质,当下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通过有效措施来保证电力自动化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然而从当下国内自动化管理的现状来看,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是较多的,因而要寻找到可行措施予以解决。众所周知,电力通信系统在开放性、多元性等方面是具有优势的,而且接入较为简便,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网络病毒等带来的隐患也是较为严重的,必须要对此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安全;漏洞;防范措施
1电力通信自动化数据的特征
        从时效性来说,可对电力通信数据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实时数据、非实时数据,在这当中,实时数据会对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直接影响,比方说,相关电力设施处于运行状态时,必须要做好参数监测工作,通过控制系统能够针对信号予以适当调整。在此类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时效性必须要达到要求,一旦传输出现延迟的话,那么整个电力系统就难以保证稳定,甚至会出现安全问题。非实时数据指向的是设备维护之类的信息,其在时效性方的要求并不高,然而其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信息的完整、安全传输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说,必须要采用可行的措施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使得信息传输能够更为完整,安全性也能够得到切实保证[1]。
        2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2.1  中心站
        在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传输还是信息的录入,都应当由中心站进行统一处理。然而,如果中心站被外界攻击后,经常会发生网络瘫痪这一问题。当下中心站的安全防护主要由防火墙技术来维持,通过应用防火墙技术能够及时监控中心站数据流动的异常。与此同时,也能够及时识别是否有外来入侵行为,一旦出现异常,就会进行警告并处理。在此过程之中,也能够根据实践经验,进一步优化防火墙的相关性能。通过运用防火墙技术,能够限制非法入侵行为的出现。无论是针对用户还是针对电力系统服务,都能够确保信息安全,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隐蔽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发展的过程中非法入侵行为发生的频率较高,这也导致很多重要信息被泄露,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
        2.2  无线终端漏洞
        在电力自动化通讯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无线终端进行支持。然而无线终端的种类多种多样,信号开放,因此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再者,一些无线终端在访问者身份验证上缺乏严密性,因此时常会出现一些非法登录电力系统获取信息的情况。这不仅仅导致电力自动化运行过程中信息被篡改,与此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有一些无线终端打着智能化的旗号,实际上智能化程度十分低,因此在无线终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身份认证这一方面更加多元化,在用户访问控制这一方面更加精细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3漏洞应对措施研究
        3.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提升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信息安全的策略之一就是要构建起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企业的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此有正确的认知,切实完成好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使得制度具有的约束力能够大幅增强,这样方可使得电力系统保持安全运行。政府职能部门要完成好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从立法层面来确保电力系统、网络信息能够更为安全,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理时,能够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当然,电力企业在对信息安全进行评估时,也要将现行的法律法规执行到位,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机制予以完善,使得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某个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来看[4],整个制度和《网络安全法》是相符的,而且在科学性、约束力等方面是较为理想的。企业为了保证管理工作赋有实效,企业专门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管理部门,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管理均由这个部门负责。
3.2系统结构
        通过数据服务器能够使得数据库管理更为理想,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网络管理系统切实连接起来后,能够对工作站进行浏览。利用管理工作站可以使得用户在更为适合的界面中完成工作,确保用户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同时可对反馈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可以使得管理效果有大幅提升。通过前置机代理可以使得系统数据的作用切实展现出来,保证管理更具实时性。利用数据库可以有效完成统计、检索等工作,确定为无用信息的话,能够及时删除,其他信息则要予以存储。利用协议配置器可以使得网管协议、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协议转换的目的。这是确保电力通信信息化保持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5]。
3.3加密技术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自动化通讯技术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作为工作人员不仅仅应当保障终端设备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应当确保信息在运输传达过程中的安全。在此过程之中,工作人员应当进一步优化电气自动化通信加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4]。作为操作人员在进入终端之前应当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终端访问的门槛,防止一些无关人员随意访问。与此同时,应当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加密方法,并不断优化加密技术,提高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在优化加密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加密方式存在的漏洞,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从而确保信息安全。例如技术人员可以运用数据加密标准算法来进行信息安全维护。这样一来密码很难被破译,而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也可以得到保障[5]。
3.4加强日常维护
        加强电力自动化通信信息安全的日常管理以及维护工作是确保电力自动化通信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如果缺少必要的维护和管理,便不能够及时发现硬件以及软件出现的故障,不能够有效排除各项安全因素,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于软件以及硬件的查看,通过定期对交换器、路由器等硬件进行仔细地检查,从而确保这些硬件的性能良好,排除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硬件出现故障,应当及时维修或者更换,从而确保电力自动化通信各个环节能够正常地运转[7]。针对软件这一部分应当及时进行更新,通过安装最新的补丁,进一步提高公众日常工作过程中软件的安全性。除此之外,电力自动化通信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应当分为不定期检查以及定期检查这两种,通过将两者相结合,从而使得电力自动化通信维护与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3.5信号自动化保护
        基站系统的最外层网络易受到攻击,在重视网络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也应对光纤网络进行保护。从体系层面构建一体化的安全防护系统,既要重视对基站运行系统的保护,有要对光纤链路节点进行防护,强化对系统层、物理层防护力的提升。也应注重对基站一体化自动防护系统的权限、访问及数据审查的管理,杜绝非法用户侵入基站系统[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渐提高,电力通信自动化系统为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行、调度管理都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但是在电力通信系统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信息安全漏洞,对此,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水平,对电力通信网络进行安全保护。
参考文献
[1]叶剑.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99-100.
[2]何艾玲,刘畅.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信息安全问题剖析及预防[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57+159.
[3]赵成文,李魁雨,张少波.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J].电子世界,2019(21):69-70.
[4]陈灼光.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33-234.
[5]顾海艳.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确保信息安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9):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