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月15期   作者:韦文昌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一些建议。

        韦文昌
         4104811991050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模板;技术交底
        1混凝土建筑结构应用模板施工技术的基本信息
        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是单层模板支撑的应用。该技术使用方便,操作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单层支护不能保证复杂工程的安全,在复杂的施工方案中采用这种方法并不方便。因此,与单层模板支护相比,多层模板支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这种方法对技术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较高,尚未在具体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模板的使用,多数工程有施工经验。因此,安全性将大大降低。在当今社会,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不同类型的模板,我们称之为壳板。整体模板主要根据混凝土的基本施工结构、构件设计技术的应用和规范要求制作,并按标准尺寸进行合理施工,形成特殊的施工模式。在实际工程开发过程中,模板的应用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但它在保证工程建设高质量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用模板施工,将改进传统施工工艺,防止频繁拆除,保证模板的合理使用性能,科学控制基本施工次数,保证重点工程施工的应用质量,为企业节约大量经济成本,防止资金过度消耗,确保工程建设优质化,这已成为各领域建设单位的厚爱。
        2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工程的重要性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核心材料。模板仅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完工后不留在工程中,仅用于临时工程材料。然而,模板的正确规范使用也不容忽视,因为它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2.1导向作用
        在施工中,模板技术具有指导作用。混凝土结构(浇筑方向)对模板有一定的影响。模板浇筑时,模板的形状要均匀,否则会造成模板形状混乱。为了保证工程效果,首先要保证模板的技术安全性能。土壤或薄膜将用于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对于地面部分,将参考项目的时间和预算。支模系统第一步施工完成后,将混凝土注入建筑结构中,使混凝土沿给定方向流动,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2.2定型作用
由于混凝土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是以模板支撑为基础的,模板支撑对混凝土浇筑至关重要。模板的使用还要求在施工后期,模板的拆除不宜过快,否则会破坏原有的设计效果。混凝土浇筑完毕,工程质量符合质量要求和有关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模。模板的存在不仅可以决定混凝土的流向,而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最终成型和工程质量。
        3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3.1合理设置接头和横撑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模板漏浆现象,不仅降低了建筑的整体质量,而且混凝土表面还会出现蜂窝裂缝,影响混凝土的整体美观。在搅拌混凝土进行水化时,施工人员需要通过搅拌来释放大量水泥搅拌产生的热量,同时需要加入新的混凝土继续搅拌。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要散发的热量被后来加入的混凝土所覆盖,造成内外温差大,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裂缝。因此,必须注意模板的渗漏。处理方法:先将模板与混凝土地面形成的缝隙清理干净,多余部分刮平,然后在缝隙中间放置条形海绵固定。当模板形成的墙体与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30mm时,一般采用槽缝的接缝形式,并在其内直接固定5mm×15mm条形,每条海绵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3mm,不大于5mm。交叉支撑也是模板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的关键。一般放在承重支座的下端,根据实际需要布置。一般分为横撑和纵撑两种。

每四个架子需要放置一个水平斜撑,以此类推。纵向交叉支撑需要根据板的实际高度分布,并与各支撑有较强的连接。
        3.2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主要涉及选型、制作、安装三个环节。在模板材料的选择上,目前主要采用胶合板。就其而言,基本能满足施工要求,但缺点是质量稳定性较差。这样,施工中会吸收一定量的内部水分,对混凝土的成型造成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常在模板表面涂刷涂料,防止施工用水处理,以减少吸水率,避免模板浇筑后出现色差缺陷。在模板生产方面,由于工艺复杂,可调角切割机、双锯片高速锯片机、高速钻床等先进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但在锯、钻、割前,必须检查模板是否处于水平位置。确认无问题后,严格按照执行标准制作模板,然后采取科学的防护和防水措施,在规定的模板位置涂防水涂料和防护涂料。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局部质量缺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救,或及时更换或重新制造,避免在后续安全施工中出现隐患。在模板安装方面,要认真按照安装顺序,将不同标号、不同数量的模板组合安装,切忌急功近利。
        3.3拆模施工工艺
        拆模施工是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模板工程的结束。混凝土结构达到强度等级要求后,开始拆模作业。在正式施工前,必须检查混凝土浇筑质量,然后测量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拆除模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按无承重模板和承重模板的顺序进行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应控制技术动作,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拆除的模板应堆放在指定地点,保证施工面整齐,避免出现安全问题。通过掌握拆模施工过程,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最终使混凝土结构质量达到要求。
4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4.1准备阶段
施工安全是不容忽视的核心部分。在所有工程建设中,安全施工占有重要地位。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危险。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做到在发生事故时能随机应变。在工程进度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中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模板才能顺利使用,保证了建设工程的安全。
        4.2安装阶段
        建立建设项目各部门、有关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之间的密切对接关系,技术交底是技术关键。建立完善的技术交底程序,确保模板工程质量。技术交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培训人员的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经验和知识的操作人员将通过详细、合理的表达和叙述,确保建筑图纸的准确解读和使用。要用专业知识和口头表达,在完整的自我理解和叙述链条上完成好技术交底任务。(2)理论联系实际。要想完整地描述披露任务,不仅需要口才和言语能力,还需要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解读,可以强化学员的印象,使他们能够将理论内容应用于实践中的类似情况。(3)部门和人员的相关性。由于各环节都表现出与各部门技术人员之间的疏漏和疏漏,所以有必要在不同的层面和人员进行交底。
        4.3拆卸阶段
对于施工过程中模板的拆除阶段,拆除过程依据相关法律。拆模必须有两种状态:(1)混凝土浇筑并充分凝固后,模板不受外力或外力的影响。例如,模板的侧板;(2)模板仍然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即使混凝土已经凝固固定,它的固定承载力也不足以承受建筑。此时不能拆除建筑物的支撑梁等。如果此时强行拆除模板,极有可能造成模板和整个建筑结构的倒塌。因此,拆模应以模板工程和整个建设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前提。另外,按照标准采取相应的拆除作业,降低拆迁风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拆除环节中注意每一道工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模板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做好各项工作,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混凝土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家富.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5(15):166~167.
[2]吴泉华,李波波.浅析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J].中天建设集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