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规划和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5期   作者:梁华斌
[导读] BIM技术做为建筑业一种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技术方式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梁华斌
          44010419871012****
          摘要:BIM技术做为建筑业一种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技术方式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显著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供有效保障,从而推动建筑工程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规划布置;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字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步伐,鉴于当前城市建筑工程项目难度系数越来越大、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建筑管理的信息技术要求也日渐提升。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这种新型技术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为建筑设计、施工及竣工阶段提供完善、准确的数据信息。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还可通过BIM技术的三维模型看到更加直观的建筑图纸与数据,还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打破传统建筑管理模式的技术壁垒。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BIM技术的内涵及其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使BIM技术在今后的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1BIM技术的特点
          1.1可视性
          BIM技术突破传统建筑施工的一些限制,可以利用三维数字技术来将真实建筑信息都模拟出来,构建出建筑物模型,建筑施工人员仅通过BIM模型就能方便、直观的看到建筑物二维图,可达到实时对施工现场的监控,起到预知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
          1.2动态性
          BIM模型将建筑施工的真实信息容纳其中,很多建筑参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所变化,BIM模型的动态性就是指这些变化的参数可以在模型中有动态的更新,更新的动态信息可以上传到云端,供施工管理人员随时查看,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随时的监控。
          1.3模拟性
          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物的所有信息模拟出来,依赖这些信息可以对建筑施工现场展开有效的防护,确保建筑物的施工顺利。使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地质、环境做出模拟实验;对于一些高危的工作也可做出模拟实验,给出相应的安全作业建议,例如高空作业。
          1.4优化性
          优化性就是指利用BIM技术可以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进度等问题给出一定的优化方案。通过实时的监控以及优化建议的提出,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效率。
          1.5预算可控性
          利用BIM技术还可以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预算,将施工各阶段的成本投入作出标注,有利于工程管理人员对资金投入有所把控,提供一些成本预算的建议。
2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规划和安全管理措施
          2.1科学划分危险区域
          在项目施工前,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初步判断以及存在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相关措施消除隐患,有效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基于BIM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能够展示施工设备、建筑构件、建筑部件及建筑材料的全面的真实的信息。通过4D模型,有利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掌握施工环节中各类危险因素。从而确定施工过程中最不利因素。BIM技术强大的模拟性和可视化两大特征,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真模拟并对危险区域不同类别颜色进行等级划分,再依据划分等级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安全预警可有效提高施工场地内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例如,在BIM模型里做一些临边洞口防护设计,建立安全防护栏、盖板等构件以达到安全预警作用,未雨绸缪。


          2.2三维场地规划
          随着城市用地的逐渐减少和城市环保等要求逐渐提高,工程项目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合理规范工程施工步骤、施工区域、规划建筑用地,均成为当前工程施工和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在保证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合理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当前,通过BIM技术,可对三维场地进行前期精细分析并初步模拟建行环境,随后建立构件堆放、施工安装、施工设备布置的三维模型,指导施工交通、施工部署、工作面布置等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各种方案进行优化,为构件的进场、检验、堆放、安装。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建筑工程施工场地,通过BIM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各类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一些危险性因素可进行静态检测,对施工环境进行优化管理,为提升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打造符合要求的文明施工现场创造有利条件。
          2.3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BIM技术的安全培训
          不管在什么样的公司内,员工培训是较为普及的一种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手段。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开展BIM技术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工人的安全。一些传统的建筑企业开展安全培训都是以口头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大都是形式主义,很难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但是,将BIM技术利用到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能够使得培训达到一定的效果。换句话说,使用BIM技术能够将培训内容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技能,提高他们对安全管理的意识,进而能够在实际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得到应用。
          2.4资源动态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在人力、机械、物资施工材料以及其他资源之间实现合理分配,就可以缩短建设周期同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套用定额计价表运用BIM技术,输入人力、物资、机械、材料等资源的投入,BIM技术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目前阶段所用的工程费用,并向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管理人员依照信息做出决策。如果预算超支,可以及时查明原因以及资金的出处,并及时加以调整,以避免再次出现超支情况。
          2.5BIM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耐用的关键。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严格根据各项质量标准规范开展施工,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验收合格。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包含着众多的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领域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而BIM技术的出现,为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很多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都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如施工技术水平低、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人员责任意识薄弱等,都会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此,可以利用BIM技术,通过各项数据的分析对比,对质量问题进行预测和判断。通过BIM技术的科学计算,对实际数据与国家质量标准的差异进行提示,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应对能力。
          2.6云端安全管理
          在云端,将所有专业基于Revit建立的模型上传到BIM5D平台上,可有效进行安全、运营等管理。基于所搭建的模型平台,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现场信息、添加施工信息、人员信息等。另外,通过对现场施工过程的文字、语音、视频等记录,可实时上传至云端模型并进行关联。然后,通过BIM5D平台管理人员将安全问题的整改方案下达到项目负责人,实时在移动端就可以接收整改方案并改进。同时,BIM5D平台可实时记录和反应施工地点、施工人员中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并自动生成报表给管理人员,清晰反应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结束语
          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危险区域的划分、优化建筑场地的布置以及云端安全检查等途径实现BIM技术有效应用,从而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同时,相关人员需加强对新技术学习,提升应用能力,增强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艳.BIM技术在工业化PC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8.
[2]刘铭甲.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201-202.
[3]魏博.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6):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