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二高级中学 甘肃 天水 741506
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这样虽然可以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枯燥的课堂氛围很难让学生认真听讲吸收。因此,如何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更多的吸收到历史专业知识成为教师们需要探讨的话题。而本文主要从历史生活化的角度来探究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快速融入于课堂,进而提升课堂讲授的效率,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让历史变得鲜活,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口头讲述,但这样的课堂环境往往会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压抑、无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与课堂脱节并难以理解相对久远的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先要改变历史教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课堂与教师一起探索历史的奥妙[1]。
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力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从生活中寻找相关的历史故事以及资料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发生在身边,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经历者。高中的历史课标也指出,历史的学习要植根于生活,生活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因此高中历史生活化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将生活中的历史故事、历史物件带到教室中供学生讨论研究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2]。教师将历史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故事相结合使得原本枯燥无聊的历史课堂变得有趣精彩,吸引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主动与教师探讨历史,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活跃历史课堂氛围的同时学生也能够轻松掌握课堂知识并与生活中的事件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构建生活情境,将历史知识带到生活中
历史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很多人会觉得历史离自己的生活过于遥远。因此,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历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要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历史,用历史知识来指导实践。
著名的教育家卢梭认为生活与学习是无法分割的,学生应该在各种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并通过实践获取经验,而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实践。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历史知识与生活如何高效无缝对接,让学生从此喜欢历史教学,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将历史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从学生的潜意识中去掉。
教师通过对一些生活资料的整理,选择与所讲历史相关的生活话题进行导课,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历史课堂与教师一起讨论历史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明白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两个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双方的家庭成员、经济对比来更加通俗易懂的讲述明清两朝中外的经济、文化、军事之间的差距,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即使经济的高度繁荣,没有强大的军事以及良好的政治制度作为支撑,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也会变得衰微不振,受人欺辱。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案例的选取应当具有科学性,具有理论的支撑,才能保障过程严禁规范,符合核心素养中坚持科学性原则的要求。而只有不断地积极进取,发展壮大自己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学生通过对清末国耻的了解学习,引发对建设祖国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挖掘生活中的案例解读历史
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案例故事来解读历史,将抽象的历史知识附着于普通的生活事务中。例如,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爷爷奶奶以及父母的服饰变化来探讨社会变迁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在街上做一些社会调查,更加具体的了解近四十年里服饰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身临其境的感受的时代的变迁,从而深刻的理解这个章节所要表达的观点及历史知识。历史课本中还有很多类同这样的章节,因此教师可以更多地结合章节内容与生活中实际案例,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历史,更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巩固理解。唤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用生活化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枯燥的历史
教师语言的灵活运用对课堂氛围的影响十分巨大,一堂轻松愉快的课程,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是学生可以容易理解接受的生活化语言,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会将整堂课的课堂气氛变得压抑、无趣。而历史本已经是比较枯燥的课程,教师的高深用语只会让学生听讲效果变差,出现厌恶历史以及讨厌某教师的现象。因此历史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将专业性术语和生活化口语相互交换使用,例如,教师在讲解诸子百家的学术时,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就可以用今日所流行的网络用语转述给学生,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用生活化的语言将历史故事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知识活起来,这样再枯燥的知识也会被学生轻松消化理解,并能从生动形象的历史课堂中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入生活化要素,通过轻快的生活用语来对一些较为难懂的专业性术语进行转述,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同时对教师课堂氛围以及教学效率的影响也是有益的。教师从生活的各方面出发收集与历史相关的案例、故事,让高中历史的学习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并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冯彬.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9, 000(006):5.
[2]黄德玲.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2019,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