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洋 谢延锁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由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建筑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更是迅猛,在中国速度的前提下,压缩施工工期成为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市政工程而言,一般市政工程施工相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在压缩工期的条件下,会导致建筑工程与配套市政工程同步施工的现象增多,为了不影响建筑工程交付,甚至存在部分建筑施工与配套市政工程施工共用一个工作面的情况,所以就使得配套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与一般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相比,各项工作进展推进难度更大。本文就建筑工程对配套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作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配套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影响分析
特点;问题;对策
引言
现当今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相应的配套市政工程也同步增多,此部分配套市政工程往往在临近建筑工程项目或在其内部,市政工程特点是不仅施工战线长,还都是露天进行施工作业,再加上建筑工程存在与市政工程交叉施工的情况,很容易影响到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这些特点是配套市政工程与一般市政工程项目最明显的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配套市政工程项目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不同于一般市政工程项目的原因。
一、建筑配套市政工程项目的特点
1.1、施工场地性质多变,施工作业环境复杂
建筑配套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类型比较多,有一些需要穿越住宅项目,当然还有些上跨景观河流;有些工程项目属于一次性施工作业,也有一些属于穿越待拆迁居民区需分段多次进场的作业,这些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不一样,因而安全管理难易程度也各有不同。
1.2、存在交叉施工,难度系数更大
建筑配套市政工程施工,一般会与建筑施工存在多个交叉作业面。首先,建筑施工时往往配备塔式起重机等大型起重吊装设备,其工作半径往往会覆盖到配套市政工程,例如一般市政工程不会涉及到的塔式起重机吊装安全风险。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到一定高度以后,高空坠物的安全风险,会让临近的配套市政工程也受影响,以曹路市政道路项目为例:实验状态下,假设一工人在建筑物内工作,步行时无意踢落一块石头,掉落至市政工程施工范围,计算危险踢落高度h与层数F:
建筑外架边缘距离市政工程红线最小为4m,在外架上施工的工人的步行速度一般取值1m/s,踢脚速度为1*2=2m/s,故踢出石头的水平初速度为2m/s,
石头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取g为10m/s,
石头掉落至红线内的时间为t=4/2=2s,
根据公式计算掉落高度h=0.5*10*22=20m,
普通住宅建筑层高一般为2.8m,故层数F=20/2.8≈8层,
商业建筑层高一般为5m左右,故层数F=20/5=4层
所以经计算,当临建建筑物施工至20m高(普通住宅约8层,商业建筑约4层)的时候,会对临近的市政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安全影响,但这是并不是最不利情况下的结果,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掉落的物体并不仅仅是石头,还有随身工具、钢筋等物体,甚至有过塔吊折断,外墙操作平台倒塌等安全事故。这就让配套市政工程需要对本工程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临近建筑工程所带来的附加安全隐患。
1.3、存在障碍物,无法全面积开展工作
一般市政工程存在的外部因素难点问题大多为:地下管线影响;地上交通影响;扰民影响。但种种此类一般不会涉及到征拆问题,而建筑配套市政工程施工就可能遇到道路红线内障碍物未征拆完毕的情况,特别是政府性保障房项目配套的市政工程,由于政府资金紧张,往往存在征拆困难,部分钉子户阻工现象,这就加大了建筑配套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难度。
二、现阶段建筑配套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作业人员对配套市政工程安全意识淡薄
市政工程与建筑工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差距较大,通过调查现场作业工人,发现差距较大的原因是大部分作业人员只能通过媒体的渠道接触、了解各类安全知识、事故案例,而媒体报道出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新闻数量远多于市政工程。由于与市政工程相关的安全问题报道较少,这就导致现场作业人员从思想上未认识到建筑配套市政工程的安全特点。
2.2、配套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性质改变,难度增大
由于市政工程为“线形”工程,这与建筑工程的“点、面状”工程不同。虽说市政工程战线长、作业点多,但相对来说安全隐患较小,但是临近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时,安全管理就不能只看 “线形”方向上的安全问题,临近的建筑工程作业将配套市政工程上升成“立体化”的安全管理,这就彻底改变了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方式,加大了管理难度。
2.3、现场安全监管范围增大
在人员管理方面,建筑工程现今多运用实名制门禁系统,而市政工程配备实名制门禁系统的较少,普遍的情况是大部分市政工程无法做到100%封闭施工,更不提对实名制门禁系统的运用;由于工人的安全防护配备大多类似:安全帽+反光背心+劳保鞋,难免会存在临近项目的工人蹿蹓至对方施工场地,而不能被安全员及时发现的情况,这就对市政工程场地内人员的管理造成很大难度。
三、建筑配套市政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3.1、指导作业人员转变安全思想、意识
首先是施工单位公司层面需加大对安全事故案例的宣贯教育,不仅仅要宣贯市政工程安全事故案例,也要宣贯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结合二者,对配套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进行专项培训,让施工项目上的管理者加深对配套市政工程安全特点的认识。其次是项目施工管理层面,灵活运用上级下发宣贯的各类安全文件资料,特别要在市政工程安全教育培训中掺入建筑工程安全知识,类似的有高空坠物、塔式起重机作业下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3.2、按照工程特性配足相应安全管理人员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是按照工程合同价、建筑面积等来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人员,但由于受到临近建筑工程施工影响,配套市政工程需要增加相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一般来说,施工主线上按照规范进行设置专职安全人员,而临近建筑工程的施工区域,可增设现场专职安全员,配置原则可按照普通人呼喊声传播距离200米半径范围来确定,如果临近建筑工程的作业区域线形长度为400米以内,可设一名现场专职安全员,超过400米的范围,每400米增设一名现场专职安全员。增设的现场专职安全员要及时关注建筑工程场地内的安全施工情况,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通过呼喊来规避一些场外的安全事故影响。
3.3、按周期及特殊时间阶段,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
一般市政工程安全教育多为普适性安全教育,入场前、节前、停复工、定期安全教育等,但配套市政工程安全教育,就要考虑到临近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情况,来针对性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当临近建筑工程开始进场施工,需要对本项目全体作业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当临近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高度至20米左右时,对在附近施工的以及可能经过的此范围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等等。
3.4、严控作业场地内人员管理
对于人员管理,可参考先进的建筑工程门禁管理系统,尽可能的对场地进行100%封闭施工,对市政工程施工场地内人员设置实名制刷卡门禁。在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交叉作业无法封闭的情况下,专职安全员要加强巡视频率与力度,不仅要对市政工程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更要对在市政工程场地内施工的建筑工程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必要时可与对方管理人员进行协调,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
结语
在建筑配套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从整体出发,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优化场地内安全施工措施,解决现场安全管理实际根源性问题,兼顾项目安全与生产的管理效益,多方位、多角度遵从现场实际情况,研究配套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要点,并切实将安全意识落实到管理者与作业人员的思想中,才能向项目管理“零事故”目标靠近,确保工程项目、企业、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龙. 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J]. 江西建材,2013,01:276-277.
[2]成玉芳. 对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的热点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3,09:24.
[3]陈远征?马浩彭.浅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程管理,第5卷?第16期2015年6月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印发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