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414261990****1174
摘要: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艺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艺;质量控制
一、引言
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通过智能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集中监控,使建筑内的各种设备状态及利用率均达到最佳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艺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1)强电工程。现在强电工程主要包括变配电、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安装过程中主要控制以下工序:
1)电线管道的敷设。①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大于或等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要求;②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③当非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④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⑤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其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桥架内电缆的填充率不得超过60%;电缆敷设要排列整齐,分层摆放,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为:全塑型电力电缆不大于1000mm,其余电力电缆不得大于1500mm,控制电缆不得大于1000mm;电缆敷设时应留有适当的余量。
2)灯具与开关、插座及面板安装。天花布置设计应考虑各专业效果,特别是照明效果,安装前应把照明灯具、风口、消防喷淋头、烟温感统一协调布置。灯具如在风管下面安装,则结合实际需要采用角钢及吊杆固定灯具,嵌入式筒灯安装必须放线准确,确定天花板的开孔位置,保证灯具安装美观、整齐。钢结构下的灯具安装应牢靠、整齐、不留收尾。一些特殊用途的灯具如金卤工厂灯、防水防尘探照工厂灯、防水防尘吸顶灯、金卤灯、防水荧光灯应注意与线管驳接的密封处理,线路采用钢管、防水线盒敷设。同一场所疏散灯、开关、插座安装,应做到高度一致,平整。开关应切断相线,面对插座,左零线,右火线,平开关应为上合下分,切断位置一致,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烟温感的布置需距梁边或墙壁大于等于0.5米,至空调送风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并宜接近回风口。
3)配电箱的安装。配电箱是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表量,也是电力负荷的现场控制器。要使工程中的照明、电力、弱电等能正常工作,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配电箱的安装至关重要,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护套;箱体安装必须牢固,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暗装时,四周应无间隙,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接触部分应涂防腐漆;箱体安装高度宜箱底底边距地面1.5m,户内照明箱一般不宜小于1.8m;箱内应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线应在汇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应有编号;配电箱应贴上标明用电回路名称的标签。③线路检测与系统调试。电气工程的线路测试与系统调试包括线路测试;低压配电柜、屏、箱调试(含照明、动力);继电保护及系统自动装置、检验调试;二次回路的检验与投入;照明试验;电动机试运转;低压供电冷水机组调试。
(2)弱电工程。弱电系统一般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话系统、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对讲机系统。
1)安装准备工作。
弱电系统在安装前应做好充分的安装准备工作,包括劳动力、安装机械、工程材料设备、安装图纸、安装场地各方面的准备。
2)预埋孔洞和线管。部分弱电线路进行暗敷,线槽穿越楼板、剪力墙处也必须预留孔洞,其安装方式与要求与低压配电工程一致。
3)明装管槽安装及导线敷设。各弱电系统线缆可分为干扰线缆、一般线缆和敏感线缆。各种线缆的材料选用、敷设间距、安装方法要满足工艺规定的要求。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广播电线应与系统其它弱电线路分开敷设。敷设时必须做好标识,敷设好后要按规定进行线路测试。
4)中央主机及末端设备安装。各弱电系统的中央主机均是高度集成产品,其安装工作主要为设备的就位、与现场连通线路的校线和接线、软件的输入与调试、系统联动调试等内容。中央主机安装应在主机房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固定件应有防锈功能。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
5)闭路电视系统调试。闭路电视系统调试包括电源检测,线路检查,接地电阻测量。电动云台、摄像机、控制器、门禁系统、监视器进行单体试验及系统调试。
6)电讯系统。电讯系统调试包括电话交换机系统、数据科技网络系统、电讯综合布线系统和多媒体数据终端机的线路测试,设备单体调试,系统调试和各系统联合调试。
三、智能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熟悉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掌握各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机电安装工程根据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配合阶段、毛坯阶段、装饰阶段和综合调试阶段。
(1)配合阶段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指在土建的结构施工阶段,要精确做好预埋工作。预埋管道施工阶段,这个阶段占整个安装工作量的一半以上,预埋管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后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的质量与工作量。
(2)毛坯阶段的质量控制。毛坯阶段是指在土建拆模并出清现场后,安装工程全面开始施工至可进行装饰工程为止。主要工作是通风管道、风机盘管的施工,各层支管的施工,电气线槽、照明管线的施工,这些部位须加强并采取防止裂缝措施:铺设临时跳板,分散以及卫生间给排水的施工等。毛坯阶段施工由于涉及电气、管道、通风各专业,因此各专业工程师在进行质量控制时不仅要对本专业的施工质量充分重视,而且相互间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否则会因隐患问题影响大局。
(3)装饰阶段的质量控制。装饰阶段的安装属于配合性质。主要进行强电、弱电、照明的施工,喷淋头的安装,卫生洁具的安装、镶接、校水工作等。
(4)综合调试阶段的质量控制。综合调试是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最后阶段,它对整个工程能否正常启用,起到关键作用。综合调试包括:通风系统、风机风压及风量的测试调整;管道试验;冷冻供回水管的循环冲洗;设备试车;所有电气项目的线路校对、单体试验、继保整定、系统装置整定、模拟动作试验等。
四、结语
总之,智能建筑机电工程安装作为一项具有较大复杂性、较高难度的工作,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过硬的工作技能和较高的责任心。在机电设备及其控制应用越来越多新技术的今天,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电动机的调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应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地强化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从而全面地推动我国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武,张颖.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电动机的调试方法探析[J].电子制作,2015,05:56-57.
[2]王阳,那国才.探究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69.
[3]葛玲玲.浅析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及技术[J].江西建材,2015,17: